昨天騎車去郊外,冬天的大自然雖然萬物凋零,但是在我看來別有一番風情。金黃的草地,凋零的樹木,斜斜的暖陽,一片寂靜,時有喜鵲飛過,偶遇白白羊群,與秋日又是不同。 稀疏的樹葉遮擋不住光光的樹干,遠遠望去,一覽無余。本是想著再次找點螵蛸,就是螳螂子,這次卻很少發現,卻見樹尖上掛著一只馬蜂窩,而且是被遺棄的馬蜂窩,心中不免暗暗驚喜。于是竄上樹干,還是鞭長莫及,又向上踩到了頂端的樹杈上,因為樹杈很細,又是冬天,很脆很脆的,生怕樹杈折了,摔下來。一只手牢牢抓住上面的樹干,另一只手不停的試圖抓住掛有馬蜂窩的樹枝,因為馬蜂窩在樹枝的頂端,所以必須將樹枝抓住再將其彎回來,才可以采到。經過幾番折騰,終于抓到了馬蜂窩并把它采下了。 之所以采馬蜂窩,是因為它是一味很有用的中藥。 馬蜂窩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咸、微甘。入肝、腎、胃三經。歷代本草均謂其有毒,但從臨床實踐觀察,雖服大量,亦未發現毒性反應。 從歷代本草文獻記載及實踐體驗,馬蜂窩具有法風定痙、解毒療瘡、散腫定痛、興陽起痹等作用。可是,近世只重外用,忽視內服,淹沒其功,至屬可惜。實則本品不僅。為瘍醫要藥,對內科某些疾患亦甚有效。其功用主要有五: 1.治關節腫痛
本品功能稠痹法風,對關節腫痛久而不消,具有佳效,所以【別錄】說它有治“歷節腫出”之功。作者經驗,凡風濕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而見關節僵腫,久而不消,甚至變形,參用本品,頗有助益。 2.治惡核癌腫 癌腫在祖國醫學文獻里,除了宋代《衛濟寶書》的“癌疾”、《直指方》的“癌瘡”。明代《外科啟玄》的“癌發”等記載是直道其名外,其他尚有許多疾患,如惡瘡、附骨疽、石疽、流注、惡核、翻花、黑療、癥瘕、積聚、噎隔、崩漏、濁帶等論述中,亦包括多種癌腫在內。 蜂房,《別錄》說它能“治惡疽、附骨癰,根在臟腑”,可使“諸毒均瘥”。張文仲方用蜂房三指撮,溫酒送服,治崩中、漏下五色之癥(按此癥很象子宮癌疾患)甚效。《驗方新編》的乳癌散亦以蜂房為主藥, 3.治陽瘺、遺尿 具有興陽益腎的作用,對陽瘺不舉及遺尿失禁,效用可靠。 4.治癰疽瘰病: 馬蜂窩解毒殺蟲、消癰療瘡的功效顯著,外科常用之。如【證治準繩】“蜂房膏”之治凜病,驗方“消腫化毒膏”之治癰疽腫毒,“三生散”之治惡瘡怪癥等是。又如海門縣中醫院用帶子蜂房、山羊角等分,焙研成粉,每服6~9克,日服一次,治搭背及其他瘡瘍甚效。諸如此類,不一一列舉。 在配伍應用上,合細辛煎湯漱口,可治牙痛;合半枝蓮治療腫惡核;合蟬衣能脫敏,治尊麻疹及其他皮膚搔癢癥;合花蜘蛛治陽痿不舉;合桑嫖峭治遺尿失禁;合地鱉蟲、全蝎、僵蠶治痹證;合烏梢蛇、地鱉蟲治頑固腰痛;合苦棟子、兩頭尖治乳癌;等等。 一般內服用量,湯劑為每日6~12克;散劑每次1~2克,一日二次;病情嚴重而陽虛較甚者,可酌加量。為了增強療效,雖連續大量服用,臨床上亦未發現任何副作用及毒性反應,外用劑量根據需要而定。陽證癰瘍有化膿趨勢者,應予慎用。 5.治鼻炎 蜂巢即蜂窩,它是蜜蜂用分泌的蠟質構成。這種巢是治療鼻炎的良藥。老舊蜂巢具有治療肝炎、鼻炎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療效。研究表明,蜂巢制劑有促進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據日本藥學家實驗報道,蜂房有強心、利尿、止血、驅蟲等作用。本品含有蜂蠟、樹脂、揮發油、鈣、鐵等。它的醇、醚及丙酮浸出液皆有促進血液凝固作用,尤其以丙酮浸出液作用最強,并有增強心臟運動、利尿和臨時性降壓作用。 馬蜂窩即能內服,又能外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