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通常情況下,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父母會感覺孩子的內心越來越捉摸不透,不知道孩子內心在想什么,不理解孩子為什么會這么做,感知不到孩子內心的情緒變化。 然而,孩子從幾個月大的嬰兒時期便能夠時刻敏銳的感知父母的喜怒哀樂。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能夠感知到父母的所思所想,看到父母的需要,看到父母的期待。 為什么孩子懂父母,父母卻不懂孩子呢? 因為父母是在用理性的大腦和孩子溝通,而孩子是在用心在和父母交流。 對應的兩個功能我們稱之為腦功能和心功能。 腦功能即理性思考、邏輯推理的功能,是沒有感受能力的。 心功能即感受內心情緒的功能,它包括感受自己內心的情緒,感受別人的情緒兩方面。 02 父母所處的時代背景強調的是勤奮、刻苦、忍耐。 這些優良品質需要理性去塑造,所以父母的腦功能會很發達。 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物質生活的逐漸豐盛,人性逐漸解放。人們開始擺脫理性大腦的壓抑。
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孩子心功能會很發達。 03 現在的中高考改革,核心就是興趣教育。 學自己喜歡的學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 如果家長用理性的腦功能去和孩子溝通,便走進不了孩子的內心,因為內心是需要心功能去感受的。 當孩子敞開內心和父母交流的時候,如果家長啟動的是沒有情感的腦功能去理性的分析和說教,便疏遠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導致孩子的內心情感得不到理解和觀照,孩子的內心就會慢慢的向父母關閉。 04 作為家長如何能夠提升自己的心功能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個實用的方法:
結束語 只要你持之以恒、用心去感受,只有當你能夠感受自己的內心的情緒時; 你才能能夠感受孩子內心世界,理解孩子,不再是理性思考下的冰冷的機器,而是一名有溫度的家長。 文章摘自 荔枝微課:365天家庭教育實用心理學課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