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課堂,歷史中流淌;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大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隨著文字的萌芽、禮器的出現、大型禮儀建筑與城堡的興建,中國社會分化加劇,許多地區出現了有如金字塔形的等級結構,社會形態由簡單的平等社會發展到了復雜的分層社會,文化呈現多元一體的演變格局和發展趨勢。最終,中原地區在吸收周邊地區先進文化因素的過程中,最先步入文明。從步入文明門檻之日起,400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先后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歷史時期。其中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屬于奴隸社會,之后開始步入封建社會。戰國、秦、漢是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階段,隋唐五代是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遼、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階段。明、清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階段。  縱觀中國歷史,夏商之后關于歷朝歷代的記載相對清晰,也能夠達成普遍共識,而對于夏商以前的記載就要模糊的多,三皇五帝的故事盡管深入人心,但有效的證據總是不多,至于三皇五帝到底是何人,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不同版本的記述也未能統一,而且這些人物,大多具有半人半神屬性,事跡和神話雜糅在一起。
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 伏羲、女媧、神農;出自《春秋運斗樞》 伏羲、祝融、神農;出自《風俗通義》 伏羲、神農、黃帝。出自《三字經》 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出自《資治通鑒外紀》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出自(《大戴禮記》 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出自《呂氏春秋》 三皇五帝的故事,最初文字記載可以在《尚書》、《禮記》、《左傳》、《列子》、《莊子》、《楚辭》、《國語》、《緯書集成》、《呂氏春秋》、《山海經》、《楚帛書》、《淮南子》、《史記》、《水經注》等古老典籍中發現,描述了人類如何學會使用語言、如何懂得用火、如何開始筑巢架屋、如何與動物發生區隔等問題,這些傳說,可以看作是中國人對于自身起源的探索,是一種世界秩序與規則的開始,雖然摻雜著神話,但是與單純的神話有著根本區別,因其系口耳相傳,失實之處在所難免,卻也包含了一定真實歷史的痕跡。某種程度而言,這些神話會被假定是歷史真實的一部份。在三皇五帝中,有一個人物至關重要,而且基本確定,那就是黃帝,黃帝是古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大約生活在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妒酚洝贩Q黃帝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擒殺了蚩尤,降伏了炎帝,統一了中原各部落,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黃帝的父親是少典,少典的祖先為燧人氏,又稱燧皇,上古時代燧明國人,華胥氏之夫,伏羲女媧的父親,鉆木取火,教人熟食,是華夏人工取火的發明者,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
(1)燧人氏(配華胥氏)—伏羲(配女媧皇后)—少典—黃帝—昌意(黃帝次子)—顓頊—鯀曾—鯀祖—鯀父—鯀—禹(夏朝開國君主)—姒啟(夏啟)—姒太康、姒元康、姒伯康、姒仲康、姒武觀(2)燧人氏(配華胥氏)—伏羲(配女媧皇后)—少典—黃帝—少昊(又名玄囂,黃帝長子)—蟜極—帝嚳(名姬夋,又名姬夒或姬夔)—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王亥(振)—上甲微—報乙—報丙—報丁—主壬(示壬)—主癸(示癸)—商太祖成湯(商朝開國君主)—太丁、外丙、仲壬(3)燧人氏(配華胥氏)—伏羲(配女媧皇后)—少典—黃帝—少昊—蟜極—帝嚳—棄(史稱后稷,本名姬棄)—不窋(kū)—鞠—公劉(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隃(姬隃)—公非(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姬類)—周太王(又稱古公亶父,本名姬亶)—周王季(也稱季歷,本名姬歷)—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朝開國君主)(4)燧人氏(配華胥氏)—伏羲(配女媧皇后)—少典—黃帝—少昊—蟜極—帝嚳—堯—丹朱(5)燧人氏(配華胥氏)—伏羲(配女媧皇后)—少典—黃帝—少昊—蟜極—業父—大業—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軒祖—軒父—戎胥軒—中潏—蜚廉—惡來—女防—旁皋—太己—大駱—秦非子(秦國首任國君)—秦侯—公伯—秦仲—秦莊公—……—秦始皇(嬴政,中國首位皇帝) 從三皇五帝再往上上溯,就涉及世界起源的問題,宇宙是如何從混沌初開演進到秩序規則的,每一種文明都會有自己的解釋,中國的創世時代,是從盤古開天辟地開始的,具有明顯的神話色彩。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后乃有三皇。數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極于九,故天去地九萬里。天氣蒙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布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云,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發為星辰;皮膚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 至盤古再往上溯,宇宙到達最初的原點:天地渾沌如雞子。在處理宇宙起源和中國人起源的問題上,神話雖然不盡不實,但是相比于進化論認為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還是多了一些浪漫主義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