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歲的李奶奶最近總是感覺泛酸燒心,來醫院后被診斷為反流性食管炎,醫生給她開具的處方是:口服法莫替丁片0.2 克,每日2 次。李奶奶看到藥品說明書上寫著成人一次0.2~0.4 克,一日2~4 次,老年患者用量酌減,便有點納悶:“ 為什么老人用藥就要減量? 減量會不會拖長病程?” 我國是目前全球老齡人數最多的國家,而且很多老年人患有多種疾病,往往同時服用幾種甚至十幾種藥物。老年人器官多老化,存在功能衰退、免疫力低下等多方面因素,導致藥物在發揮療效的同時很可能有更多不良反應。解決這個問題,其中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減少藥量。在此,專家針對老年人的合理用藥給出以下4 個建議: 盡量少用藥或選擇合適的藥 如果可以不用藥物,那就盡量選擇改善生活習慣、環境、飲食等方法來控制病情;如果必須用藥,應由臨床醫師、藥師為患者指導具體用藥,根據其身體特點,個體化選擇藥效好、不良反應小的藥物。 低劑量用藥 老年人在使用任何藥物過程中,應從低劑量開始,隨后應根據患者的療效和耐受能力,逐漸增加使用劑量,直至適合的劑量。 服藥遵醫囑 老年患者服藥時應嚴格按照處方遵醫囑用藥,按劑量、療程、服藥時間合理用藥,如空腹吃的藥不要飯后吃,飯后吃的不要空腹吃。 聯合用藥應謹慎 多數老年患者存在多種慢性疾病,吃藥的品種較多,應在醫生和藥師的專業指導下,盡可能精簡服用藥物品種數,規避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自行加用的一些中藥,有時也有很大風險,甚至產生嚴重不良反應。保健品絕對不能代替藥物,保健品中也可能存在一些藥物成分,會與藥物形成沖突或者導致重復用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