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看來,脾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主運化、統血、升清,如果一個人脾氣虛弱,就會出現食欲不振、疲勞乏力、腹脹、便溏等不適。所以,不管你胖或瘦,補氣或補血,補脾都是首要的!那么,脾最怕什么?又有什么養脾的注意事項嗎? 脾有4怕,“氣”、“靜”、“濕”、“冷”1. 脾怕“氣”:都說脾氣,脾氣,一個情緒容易失控的人,其情緒也容易影響到脾的功能。 2. 脾怕“靜”:這里的靜不是指外界安靜,而是運動量少,因運動量減少,人體所產生的水氣就不易被排出,長期積累下,也會出現脾濕而虛的情況。 3. 脾怕“濕”:濕是一種狀態,可以是外界的水汽,也可以是肉食中的濕氣,如果長時間處在潮濕地區亦或是偏愛肥甘厚膩的食物,就會使得濕邪侵犯脾胃,進而導致脾虛。 4. 脾怕“冷”:生冷的食物大都有一定的寒氣,無論是食用冷飲還是生的蔬果,其都會帶著一定的寒氣進入身體,而這寒氣是最容易傷及脾胃的。像現在炎熱的天氣,人們都有愛吃冷飲的習慣,雖然少量食用有降暑的效果,但吃的多了也就容易導致脾虛。 養脾6點注意事項要牢記1. 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人憤怒、怨恨或焦慮時,胃和臉一樣充血而發紅;人悲傷、沮喪或憂郁時,胃就變得蒼白,胃液分泌不足,活動也減少。 2. 脾和順則口唇能納五谷:脾有病則唇色改變,或發黃,或發暗,會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又按面部診斷,脾應于鼻頭。鼻頭色黃,必屬脾虛。按手掌診斷,手掌中間及大魚際對應脾,若發暗亦是脾虛之相。 3. 艾灸有溫陽之功,最合于養脾之需:凡脾虛之人皆可艾灸脾經原穴太白。脾經主時為上午9點至11點,因此若能在這個時間內艾灸效果更好。 4. 勿過食生冷:小孩子從小就要注意勿過食生冷,包括不少瓜果、冷飲、涼水等,因為會傷損脾陽。而對小孩子來說最好的零食是麥芽糖和鍋巴。 5. 香味入脾,可醒脾燥濕:香味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濕,亦可讓脾舒暢。炒香的食物多具養脾之功,如炒花生、炒瓜子等。 6. 食物喜溫燥: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因此養脾要食些溫性的或燥性的食物或中藥。比如,我們廚房里常用的各用香料多是溫性偏燥的,因此亦具養脾之功。如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良姜、干姜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