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初(1906年)Alzheimer醫生首次報告1例51歲女性病例以來,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載入醫學史冊已近110年。 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疾病,全球每3秒鐘就有一位AD患者產生!2018年,全球約有5000萬人患有AD,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52億,將是現在的三倍之多。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稱老年癡呆,是發生在中年以后進行性、不可逆記憶及其他認知功能衰退為主要表現的退行性腦病。AD是癡呆的最常見形式,病程長,早期患者表現為健忘,隨著病情進一步惡化,患者出現人格改變,情緒不穩定,常出現焦躁、狂怒、抑郁等情況,晚期患者進入全面衰退狀態,生活不能自理。 越來越多的臨床證據顯示老年癡呆癥(Alzheimer)具有遠超出我們想象的傳染性。現在,科學家們發現牙齦卟啉單胞菌就是導致感染老年癡呆癥的“罪魁禍首”之一。這種致病細菌來自于一個人們從沒想到過的地方:牙齦疾病(Science Advances,23 Jan 2019:Vol.5,No.1,eaau3333)。 美國加州的微生物學家Jan Potempa說,他們在已逝的老年癡呆癥患者的大腦中發現了牙齦卟啉單胞菌這種慢性牙周炎也稱為牙齦炎的病原體。在動物實驗中,這種病原體口腔感染的結果是細菌“侵入”大腦,導致與老年癡呆癥有關的β淀粉樣蛋白的增加。 Stephen Dominy博士說:“之前研究表明,致病細菌與老年癡呆癥的發展有關。現在,我們第一次找到充分證據證明這種革蘭式陰性致病菌,也就是牙齦卟啉單胞菌與癡呆癥發病的相關性。”另外,研究團隊還發現了患者大腦中由這種細菌分泌的被稱為牙齦蛋白酶的有毒酶,這種酶與兩種不同的癡呆癥的標志物tau蛋白及泛激素有關。 更引人注意的是,研究團隊在并未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的逝者大腦里也發現了這些有毒的牙齦蛋白酶。這一發現很重要,因為雖然之前表明牙齦卟啉單胞菌與癡呆癥有關,但并不能證明是牙齦病導致老年癡呆。 研究人員說:“我們對人大腦中的牙齦蛋白酶抗原進行鑒定,確認是大腦中牙齦卟啉單胞菌的感染引起癡呆癥,而不是患有癡呆后口腔護理不善或癡呆癥帶來的后果。這就能夠解釋為什么中年人在認知能力下降之前就在大腦中發現牙齦蛋白酶。” 目前,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的被稱為COR388的新藥已投入臨床。該藥能減少大腦中已被牙齦卟啉單胞菌感染的菌載量,同時也會減少β淀粉樣蛋白的產生及神經炎癥反應。老年癡呆癥研究方面的首席科學家David Reynolds說:“這是15年來癡呆癥治療方面的突破。” 這個研究結果說明減少牙齦炎的復發可降低老年癡呆癥的風險。美國牙周病專家 Salvatore發現不管牙菌斑清除得多徹底多頻繁,都不能阻止牙齦炎復發。他使用低劑量輔酶Q10治療繼發性牙齦炎,一年后病人牙齦出血區域已經消失。 他加大劑量到每天2次每次服用120mg輔酶Q10,在3個月后,患者牙齦炎得到控制,牙齦出血點已經完全消失。顯然,輔酶Q10有助于預防和治療牙周病,有利于防治老年癡呆癥。 來源快樂養生
|
|
來自: 煙雨朦朦az6bgt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