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數(shù)據(jù)顯示,營養(yǎng)專家推薦一個成年人每天吃的鹽要少于6克(相當于2400毫克鈉)。
但此前中國營養(yǎng)學會曾經(jīng)做過調(diào)查,結果顯示在我國北方,平均每人每天攝入食鹽15~18克,南方雖然少一些,但是仍有10-15克。
根據(jù)調(diào)查研究顯示,我國人均食鹽攝入量遠遠超標,這也是我國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患者眾多的一大原因。
而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每天對鹽的攝入不宜超過3克,但日常生活中卻很少有人會提出少吃鹽的建議,這說明大家對于鹽的攝入毫不重視。
世界衛(wèi)生組織研究表明:如果每天吃了15~20克以上的食鹽,84%的成年人收縮壓會超過140mmHg(正常為90mmHg~140mmHg),這也就意味著高鹽飲食會引發(fā)高血壓,進而誘發(fā)腦梗、心肌梗塞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食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攝入食鹽過多,會導致體內(nèi)的納過量,身體會開始通過尿液向體外排鈉。而鈉與尿里排出來的鈣有很大關系,腎臟每排出2300毫克鈉(相當于攝入6克鹽),就會丟掉40~60毫克的鈣,也就是說鹽攝入越多,鈣的流失也越多。
對于鈣攝入量不夠或者鈣缺失的人來說,缺鈣還會引起腰酸背痛、骨質(zhì)增生、骨質(zhì)疏松。
很多人以為尿意頻繁是因為喝水過多,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攝入食鹽過多。超過身體所需的鈉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排尿次數(shù)的增加會加大腎臟日常的負擔。
長期的高鹽飲食,會導致體內(nèi)的鈉過多,從而引起組織間水分潴留,從而發(fā)生水腫,而細胞本身會因此缺水,使皮膚變得異常干燥,膚色暗黃,甚至出現(xiàn)雀斑。
根據(jù)研究顯示,長期攝入食鹽過多,會伴隨更高的胃癌發(fā)生率。
因為鹽分過大的食物會降低胃中保護性黏液的粘度,使它對胃壁的保護作用減弱,食物中各種有害的成分與胃壁的接觸更多,進而提高胃癌發(fā)生的風險。
泡菜、酸菜、咸蛋等腌制食品在制造過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食鹽,這是為了更好的抑制細菌,更好的入味,但傳統(tǒng)腌制食品中高達10~14%的含鹽量讓人不得不“警惕”。
臘腸、臘肉、火腿等肉制品食用方便、味道純正,很多人對其毫無抵抗力,但是這其中也加入了大量的食鹽。特別是需要長時間風干的臘肉,其含鹽量高達5~10%,喜歡吃臘肉的朋友們要注意了。
甜品在大家眼里是含糖量很高的食物,但其實甜品在制作的過程中,會加入一些用于蓬松的碳酸氫鈉、調(diào)節(jié)酸度的檸檬酸鈉等,甜品中的鈉含量其實也不少。
因此,本身含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患者而言,甜品就更需要控制食用。
除了鹽以外,大家在生活中還會用到各式各樣的調(diào)味品,而其中很多調(diào)味品其中也是加入了鹽的。比如常用的醬油,100克的醬油中含有15~20克的鹽,這都是我們生活中忽略的食鹽攝入渠道。
而味精、雞精、辣醬等也含有大量鹽分,所以在做菜時若是放入了這些調(diào)味品就要適當減少食鹽的量,避免太過重口味。
食鹽是我們?nèi)梭w攝入鈉的一大來源,鈉元素是人體必須的元素,很多生理功能都少不了鈉的參與。但是長期高鹽飲食對于身體的損害不可小視,一定不能太放肆吃哦~
所以,不是不能吃鹽,而要合理吃鹽,難得敞開嘴無傷大雅,但日常一定要控制好攝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