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生活中,無論是孤寡老人,還是獨自在外求學打拼的年輕人,不少人都會有孤獨感,覺得在獨處的時候備受煎熬。那么,到底什么是孤獨感?這種孤獨感有什么危害?人們又該如何消除孤獨感呢? 謂孤獨,就是渴望人際關系卻得不到。這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人際關系的數量難以滿足需要,所以周圍沒人時就可能孤獨;二是人際關系的質量難以滿足,沒有能深入交流的人,所以周圍即使有很多人,照樣可能感到孤獨。 根據社會需要理論,與人保持交往、被關愛以及獲得歸屬感是每個個體生來就有的需要,當個體無法融入到朋友之中,從而難以形成充滿情感、親密的人際關系時,就會體驗到空虛、不安和孤獨。 其實孤獨并不僅僅指獨自生活、獨來獨往的人,也包括那些長期淹沒在孤獨感受中,即使在喧鬧的環境中內心也時常倍感孤獨的人。孤獨之所以成為疾病的導火索,是因為人在孤獨時,潛意識會感到不安全,因此容易對周圍的人產生警惕和防備心理,由此更加不愿與人交流,從而加深孤獨感。這種惡性循環,就會導致身體疾患。 而那些長期處于孤獨中的人,體內的壓力激素水平會居高不下,免疫系統便受到抑制,血管長期收縮,心血管系統因此變得很脆弱,這就是孤獨的人易患高血壓、心臟病的主要原因。此外,長期處于壓力之下,睡眠質量會受到損害,而睡眠不足,大腦受損,睡眠對機體恢復的作用也相對減少,因此人腦對認知和記憶的衰退就會快于常人。 那么,孤獨者應該如何消除孤獨感呢?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戰勝自卑。自卑者總感覺不如人,不愿跟人接觸,這些人不妨試著與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2.和朋友保持聯系。不要在孤獨時才想起朋友,要有意識地經常與好友保持聯系。 3.結交新朋友。主動認識一些新朋友,可以給自己的生活增添新元素。相處過程中要記住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多為別人考慮。 4.培養愛好。當覺得孤獨時,可以專注于自己的愛好,平時還能和圈子里的同道相互交流。 5.勤鍛煉。適當的鍛煉可有助于大腦分泌多巴胺等讓人興奮和欣悅的化學物質,有利于孤獨者調整情緒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