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文/Sarah Handler 翻譯/岳夢琳 編輯/陳盛娥 人物名片>>> ![]() 岳夢琳(Monika YUE),23歲獲得巴黎高等工商管理學院藝術品管理MBA學位,24歲在巴黎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從事古董拍賣顧問、藝術品收藏咨詢、藝術策展等工作。25歲至今擔任法國華裔青年收藏家協會會長。 ![]() 在明朝沈士充(公元1573~1644年)的畫本中,我們可以看到,文人手中拿著書坐在彎腿羅漢床上(圖1)。這樣的傳世實物當然極少,下舉數例。 ![]() ![]() 比如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館藏的明代黃花梨羅漢床(圖2),全身光素,不加雕飾,呈現出漩渦狀鬼臉紋云涌飆發的渾然天成。三面圍子格角攢邊,木質硬座板取代了原始的軟屜,收到剛柔并濟、協調優雅的效果。還有一件是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館藏的明代紫檀羅漢床(圖3、圖3-1),同樣全身光素,樸質簡練。采用有束腰鼓腿彭牙式,保留了原始的踩邊打眼軟屜,抹角處也更加圓潤飽滿,紫檀自身的光澤與紋理使它顯得更為凝重端莊。而它們的區別主要在于木材上。 ![]() ![]() 明代羅漢床床身還有用幾何圖案進行裝飾。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中館藏的明代三屏風攢接圍子羅漢床(圖4、圖4-1),便是其中一例。這樣的格子圖案最早出現在北魏的云岡石窟第十窟前室的欄桿欄板上,王世襄先生稱其為“曲尺圖案”。細看格子紋顯得復雜繁縟,而在空曠的空間遠眺格子中的“ L”與“ T”造型又清晰可見,產生遠近兩種完全不同的視覺效果。值得指出的是,紫檀木難有大料,由于羅漢床體積龐大,因而此床圍子用紫檀制成,束腰等部分選用色澤深紋理細的鐵力木,這些是木材本身的屬性使然。文震亨在他的相關著作中闡述,這種“曲尺圖案”更加適合文人的書齋,而“萬”字紋則適于女人的閨房。 明代羅漢床也有黑漆描金的例子。我們再來看《金瓶梅》插圖所描繪的情景,秋日黃昏,鍍金燭臺上點著蠟燭,帶有金斑梅花形涂漆邊幾,用于放置酒杯和茶點盒。女子拿著書倚靠在羅漢床上(圖5),床身為黑漆描金,圍欄有漆繪,軟屜邊緣燙金墊印花錦緞,此床造型簡練舒展,通透中顯出幾分輕便靈秀。 ![]() ![]() 在明代時期,羅漢床也會以低矮圍子的構造,腿足用四根粗大圓材,直落到地。如這件黃花梨羅漢床(圖6),床身有束腰,四面施裹腿棖加雙環式矮老,邊框內緣踩邊打眼做軟屜。這種風格是從竹木家具構造中衍生而來,在桌凳中也常有運用,《楮檀室夢旅》一書中有詳細介紹。素面圍子使木材的天然紋理宛然在目。竹木家具對羅漢床的影響深遠,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館藏的羅漢床(圖7)中表現的更為明顯。它與元代翻刻增補的《事林廣記》的插圖中出現的羅漢床十分相似,三面圍子均有裝飾。裝門楣子式的窄橫方框,圍子中間設絳環板,用短材與三根橫材寄床身的邊抹聯結拍合,甚見匠心。 ![]() 這樣的羅漢床還有三件相似的例子,如安思遠收藏的老紅木羅漢床、Drummond收藏的雞翅木羅漢床,以及王世襄先生的用金絲紋紫檀羅漢床,造型從南方所謂的“炮仗筒”變出,在絳環板開魚門洞,繩紋擰麻花雙環,橫材盡端斜切45度鑿悶榫,厚實的床板架裝軟屜,距腿子尺許的部位安立材,立材與立材之間,裝門楣子式的窄橫方框,使管腳棖上留有較大空間,以便垂足坐床沿時,管腳棖可供人踏足,起到腳踏的作用。要說明的是,它與Drummond收藏的那件羅漢床后腿都有磨損,腳部用黃銅修補。 根據明朝統治者的審美情趣,榻可以有不同尺寸,但要在外觀和與其他室內設施的配合上達到較高的美學標準。要 雅致內斂不要庸俗華麗,既要有視覺上的美觀又要有使用時的舒適度。就像英國學者克雷格·柯律格在《長物志:近代早期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地位》一書中闡述的: 在文震亨的年代,“原先象征身份地位的土地財富,轉變成奢侈品的收藏”,在文化消費方面,“古物經商品化后成了‘優雅的裝飾’,只要有錢即可購買得到,也造成一種求過于供的社會競賽。當購買古董成了流行風吹到富人階層時,他們也紛紛搶購以附庸風雅。原來是士人獨有的特殊消費活動,都被商人甚至平民所模仿,于是他們面臨了社會競爭的極大壓力,焦慮感油然而生。 ” 這段話也讓我們想起了文震亨在《長物志校注》中異曲同工的一段: 古人制幾榻,雖長短廣狹不齊,置之齋室,必古雅可愛,又坐臥依憑,無不便適。今人制作,徒取雕繪文飾,以悅俗眼,而古制蕩然,令人慨嘆實深。 榻宜坐宜臥,可用于接待賓客友人、閱覽書籍、對弈雙陸棋、進膳用齋、撥雨撩云等等。可以說,古人賦予榻各式各樣的多功能屬性。無論朝代如何更替,歷史如何演變,它都是極具審美性、實用性和舒適性的重要家具之一。 參考書目>>> 《中國古墓中的陶瓷器》,Addis.J.M,1978年,倫敦和紐約 《中國家具》,Beurdeley.Michel,1979年,東京、紐約和舊金山,講談社國際 《紫檀木中國古典家具》,伍嘉恩,1991年11-12月《亞洲藝術》 《紅樓夢》,曹雪芹 《攻玉山房藏明式黃花梨家具:楮檀室夢旅》,伍嘉恩,1991年,香港 《明和早清中國硬木家俱實例》,安思遠,1970年,紐約 《遵生八箋》,高濂,1573-1619年,明朝萬歷年間 《故宮周刊》,1955年6月 《中國家具革命》,1991年夏《亞洲藝術 四》 《內蒙古解放營子遼墓發掘簡報》,1979年,《考古》 《中國家居家具》,Kates George N ,1948年,紐約。倫敦 《叢書集成初編》,1939年,上海,商務印書館 《漢代到唐代壁畫》,1974年,北京,外文出版社 《美國顧洛阜(John。 M。 Crawford)原藏中國古代書畫》,1962年,紐約,摩根圖書館 《白沙宋墓》,宿白,1957年,北京,文物出版社 《考槃余事》,屠隆,明朝 《明式家具研究》,王世襄 《長物志》,文震亨,1616-1620年,明萬歷 《中國版畫選》,1958年,北京榮寶齋 來源:《古典工藝家具》雜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