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二字,包含著“教”與“育”,老師傳授知識,家長養育孩子,孩子的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 01 教育若只靠老師,那就真的是耽誤孩子 很多家長以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對于孩子的教育就可以全部仰仗老師了。 其實不然,為什么同樣的班級、同樣的老師,孩子的表現卻不一樣呢? 因為教育孩子這件事不能單靠老師,否則就實在太耽誤孩子了。 有些教育,老師真的是無能為力。 老師不能保證你孩子良好的品行,給不了你孩子良好的習慣,也給不了你孩子讀書的興趣,更給不了你孩子長久的幸福感。 這些話,雖然很殘酷,但很中肯,愿所有的父母都能看到,都能明白。 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家長的參與。 02 好成績不止靠老師,家庭才是培養學霸的溫床 要想讓孩子越來越優秀,當然要靠學校老師教。 但孩子成績的高低,家庭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學校。 教育部陳寶生說:“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span> 就算孩子上課時聽得再認真,回到家里卻完全不學習,那又有什么用呢? 學霸不是天生的,每一個學霸的背后,都有一個給力的家庭。 學霸的父母不一定就是高學歷、能力有多強,但是,他們能給學霸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成長環境。 03 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韓愈在《師說》中這樣寫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span> 意思是說,老師是傳授知識、教授學業、解答疑惑的人。 老師教的永遠是課本上的知識,而課本之外的,是家長的育。 俞敏洪曾說過:“家庭是復印機,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如果復印件出了問題,那么我們一定要回溯到原件上去找問題”。 父母的一言一行,好的壞的,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所以,有了老師的教,家長的育,教育這件事才完整。 04 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 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壯才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在孩子成長的點滴的過程中,父母要舍得投入精力、學會樂于擔當。 父母更需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成為孩子的榜樣。 要知道,家長的言傳身教,比孩子的自我約束更有用。 每位家長內心都必須有這樣一個堅定的信念:孩子的成長,我之責任。 05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老師教不到的地方,其實都是家長的責任。 要知道,你的孩子只是老師眾多學生中的一個,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而已。 但是你不一樣,你是孩子世界里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父母是孩子的終身老師,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 無論你事業上有多么成功,也抵不了在教育孩子上失敗所帶來的后果。 親愛的家長,別再缺席你孩子的教育了。 孩子比你想象中成長得更快,有些東西再不教就來不及了。 06 優秀的父母要用心,更要狠心 中國有句老話:慣子如殺子。 父母慣孩子,不忍心讓孩子受罪,不舍得讓孩子吃苦,孩子就越不中用。 養育孩子,不僅僅是讓孩子吃飽穿暖,更重要的是能夠引導他今后的人生。 每一個優秀的人背后,都有一個“狠心”的父母。 在“狠心”父母的教育下,孩子才能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向成功。 父母有狠心,孩子就有多優秀。 越是“狠心”的父母,越是活得明白,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愛孩子! 07 家長支持老師,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長 常說老師與家長之間容易產生分歧,造成雙方的不愉快。 但其實,老師與家長都有同樣的出發點和同一個目標,就是教育孩子成才。 老師和家長,從來都不是對立的陣營。 家長支持老師,不護短,教育才有力量。 老師管教學生,不姑息,孩子才有未來。 教育最需要的不是家長的監督、責怪與質疑,而是安靜的支持。 你支持老師,其實也是在支持你孩子的成長。 08 沒有完美的家長,也沒有完美的老師,我們共勉 教育,從來就不應該是一件孤軍奮戰的事。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老師和家長是合伙人,應攜手同心。 老師和家長就是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左右手,缺一不可。 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互相信任,才能共同成就。 沒有完美的家長,也沒有完美的老師,只有家校完美配合才能教育出最優秀的孩子。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