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國歌、國旗、國徽是一個國家對外的門面,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象征。關乎這個國家的價值觀,乃至于一個民族的歷史進程。就拿我們中國為例,每次聽到我們的國歌就會讓人有一種振奮感。甚至于在一些特殊的場合聽到前奏就讓人熱了盈眶。因為這是我們的國歌。這首歌承載著我們民族的歷史。以及中華兒女的團結精神。 1931年9月18日,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發動了著名的九一八事變。這是作為十四年抗日戰爭的開端。 1931年9月19日,日軍侵占了沈陽。之后又侵占了東北三省,并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國家處于危難之際,這時候無數人愛國人士奮勇抗日。用鮮血和勇氣鑄就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長城,最終在1945年將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了中國。 雖然現在過去了很久,但是那一段歷史卻并沒有遺忘,畢竟如今的和平是無數革命先烈換來的。在日本也有國歌,不過日本國歌文字所記述內容卻有很大的不同。日本的國歌名叫《君之代》。 這首歌的原曲由宮內省式部察樂師奧好義所譜寫,并由當時的薩摩藩步兵隊隊長大山巖為國歌撰寫了相關的詞。我們知道國歌不是平常的流行曲,可以根據心情隨意的編詞。國歌往往是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還有民族情感在里面的。 明治時代1868年開始時,日本也漸漸開始邁向現代化國家,但還沒任何可稱為“國歌”的存在。所以在1869年,當時在橫濱工作的英國軍樂團教師約翰.威廉.芬頓聽說日本缺少國歌,他告訴日本軍樂團的成員們英國國歌《天佑吾王》。 他強調了國歌的必要性,并建議如果有人提供歌詞,他可以譜曲。樂隊成員在與他們的指揮商量以后,請日語和歷史以及文學修養都很好的薩摩藩步兵隊隊長大山巖為國歌撰寫了相關的詞。 最后在日本宮廷音樂中使用的傳統音階的基礎上,選擇了早弘盛所作的旋律。在明治天皇的生日1880年11月3日,皇宮中首次演出新的國歌。一直被日本沿用至今。《君之代》的國歌僅僅四句28個字。 其實翻譯成中文以后,就仿佛是中國唐詩中七言絕句的格式。不過翻譯了過來之后,才知道日本的熱的野心究竟有多么的大。我們來看看這首日本的國歌:我皇御統傳千代,一直傳到八千代,直到小石變巨巖,直到巨巖長青苔。 這首歌是什么意思呢?只要讀懂了前面兩句就比較的好懂了。《君之代》的大致意思就是歌頌日本天皇的統治要傳千代,還要一直傳到八千代。一直到直到小石頭變巨巖,一直到巨巖長青苔。 當年秦始皇,創建秦朝以后也是說自己“受命于天,既壽永昌”。自己是第一位皇帝,繼承者稱為二世、三世直到萬世。不過后來秦朝政權傳到第二世就被推翻了。日本國歌中透露的野心可以說和秦始皇別無二致了。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