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臭氧層空洞一直是懸在全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2006年曾達到2950萬平方公里的恐怖峰值,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恐慌的事件之一,在1990年代引發的恐慌比現在的氣候變暖還要大得多。得益于《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簽訂,世界各國全面禁止了氟利昂等有害化學物質的生產銷售,南極臭氧層空洞得以緩慢恢復,預計在2060年代會得到完全修復,恢復到1980年代的水平。 不過,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的最新數據稱,科學家們剛剛觀察到一個罕見的異常現象,南極臭氧層空洞突然急劇縮小到了1000萬平方公里,而按正常情況應該是在2070萬平方公里左右,這是怎么回事?天大的好事突然降臨了嗎? 臭氧層是大氣平流層中一層薄薄的臭氧,可以吸收太陽的大部分紫外線,保護動植物不受高能輻射的傷害。臭氧層出現巨大空洞,則意味著這些高能輻射將長驅直入抵達地面,造成植物生命的極大傷害,影響動物的免疫系統,導致人類飽受皮膚癌和白內障的折磨;最可怕的是,農作物根部固定氮的藍藻,以及海洋底層食物鏈的蜉蝣生物將會受到極大影響,甚至滅絕消失,從而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大災難。 在全人類的共同努力下,南極臭氧層空洞一直在縮小之中,然而修復極為緩慢,每十年僅能修復1%至3%,怎么突然一下子就補好了一半呢?修復的時間要大大提前了嗎?然而情況并不是這么樂觀!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地球科學首席科學家保羅·紐曼說,這對南半球的臭氧來說是個好消息,但這并不是大氣中臭氧突然快速恢復的信號,只是今年平流層溫度升高導致的罕見異常現象而已。 首先,破壞臭氧的主要過程是在平流層的極地云中,由于氣溫升高,今年的極地云大量減少,導致臭氧消耗大大減少;其次,強大的天氣系統將富含臭氧的空氣推到了臭氧層空洞的上方區域。換句話說,平流層中破壞臭氧的化學物質并沒有減少,而是臭氧暫時躲過了“追殺”,一旦恢復正常,空洞依然會擴大。這種異常情況較為罕見,但在1998年和2002年曾經出現過,科學家們正在對這種現象進行評估,看臭氧層空洞和氣候變暖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聯系。 看來這只是空歡喜一場,對氟利昂等化學物質的禁控依然不能放松,否則到本世紀中葉臭氧層的恢復仍有可能落空,此前科學家們的計算已經表明,南極臭氧層空洞的修復過程可能要推遲10到20年。那么,世界各國又該怎樣執行《巴黎氣候協議》,讓我們的地球家園在比臭氧層空洞更可怕的氣候變暖災難中幸存呢? 徐德文5分鐘科學頻道公眾號:xudewen028,最新、最前沿、最有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