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八匠鼎松仁對于食用酒精的生產有沒有幫助到大家,不過從下次更新開始,我們將對白酒的生產工藝進行大致全面的了解,經過前面的學習,相信對于有心之人則是手到擒來。 各種來源的粗酒精中,也發現有超過50多種含量不等的揮發性雜質,按化學性質大致歸納為醇類、醛類、酯類和酸類四大類,還有一些微量的含硫物質和不飽和化合物等。 雜質可分為頭級雜質、中級雜質與尾級雜質三種。 頭級雜質時叫酒精沸點低且揮發性較大的雜質,如乙醛、乙酸乙酯等。 中級雜質時難與酒精分離的雜質,接近頭級雜質或尾級雜質,如異丁酸乙酯、異戊酸乙酯等。 尾級雜質是較酒精沸點低高而揮發性小的雜質,如發酵醪中的高級醇類,即雜醇油等。 常用的蒸餾方法可分為簡單蒸餾、精餾以及特殊蒸餾。 簡單蒸餾根據才做條件可分為間歇式(微分蒸餾)和連續式(平衡蒸餾)。 簡單蒸餾根據壓力可分為常壓蒸餾、加圧蒸留和真空(減壓)蒸餾等,常壓蒸餾一般混合液的沸點很低,常溫常壓或加壓下各組分的揮發度相差較大時采用; 真空蒸餾在某些物質沸點高,煮沸需消耗大量熱量,或高溫蒸餾會引起被分離變質,或要獲得高純度酒精產品時所采用。 特殊蒸餾又可分為恒沸蒸餾和萃取蒸餾。 蒸餾方法的選擇原則: 根據生產原料和成熟醪的特性以及成品質量要求來選擇。 如淀粉質原料若蛋白質含量高,則生成雜醇油較多,醛較少; 木薯原料發酵而成的氫氰酸和甲醇較多,所以淀粉質原料的蒸餾和酒精過程要分離甲醇、氫氰酸和雜醇油等雜質。 薯類原料由于含有果膠,經高壓蒸煮、糖化、發酵后,成熟醪含甲醇和雜醇油均較高,宜采用粗餾塔-精餾塔-甲醇塔的三塔式流程。 糖蜜原料發酵成熟醪中含醛、酯等頭級雜質和雜醇油較多,蒸餾過程中泡沫較多,易積垢。因此蒸餾時要分離醛酯餾分,宜采用雙塔式液想過塔(間接的)連續蒸餾,一般不宜采用氣相過塔(直接的)流程; 而精餾多采用粗餾塔-排醛塔-精餾塔的三塔式路程。 酒精蒸餾工藝: 目前,所采用的生產流程主要有雙塔式和三塔式等蒸餾流程: 1、雙塔式: 該工藝把單塔的提溜段與精餾段分開,形成兩個塔,即粗餾塔和精餾塔。 粗餾塔將發酵成熟醪中的酒精成分分離出來,并排除酒糟等固形物。 精餾塔濃縮粗餾塔分離出來的酒精,并排除大部分揮發性雜質。 雙塔式蒸餾可分為氣相進塔和液相進塔兩種類型: ①、氣相進塔: 從粗餾塔塔頂出來的粗酒精蒸汽,通過連接管進入精餾塔,生產費用低,為淀粉原料場所采用。 發酵成熟醪首先泵入預熱器,與精餾塔蒸出的酒精蒸汽進行熱交換,預熱至40℃左右,然后由頂部進入粗餾塔,粗餾塔底部用蒸汽加熱。 塔底和塔頂溫度分別為105~108℃和92~95℃,塔底壓力為19.6~245KPa,塔頂約為50%(體積分數)的酒精蒸汽直接進入粗餾塔,酒糟由塔底部排糟器自動排除。 精餾塔塔底也直接用蒸汽加熱,塔底和塔中部溫度分貝為102~104℃和86~93℃,塔底壓力為13.7~15.7KPa,塔頂溫度為78~79℃。 由粗餾塔來的粗酒精經精餾塔精餾后,酒精蒸汽由塔頂進入醪液預熱器,未被冷凝下來的酒精蒸汽再進入第一、第二冷凝器,冷凝液全部回流入精餾塔,部分未被冷凝下來的酒則進入第三冷凝器,酒溫為35~40℃,冷凝液含雜質較多,不再流回塔中,作為工業酒精出廠。 還未被冷凝的二氧化塔氣體和低沸點雜質,由排醛管拍至大氣中,經成品冷卻器、檢酒器,達到質量標準后送入酒苦。 蒸盡酒精的余餾水,經排出管排到精餾塔外,進行廢水處理。 這種兩塔流程粗餾塔一般用21~24塊塔板,精餾塔用56~70塊塔板。 精餾塔進料層塔板為第14~18層(由下向上數),除提取成品、排出酯醛雜質外,還可通過進料層上數2~4層塔板區域(溫度85~92℃)液相提取雜醇油,或下數2~4層塔板上汽相取油,排出雜醇油。 雜醇油還可經冷卻、加水稀釋、分層分離出其中所含酒精,回流重蒸。 氣相進塔雙塔蒸餾流程圖: ②、液相進塔: 將粗餾塔出來的酒精蒸氣冷凝成液體,直接進入精餾塔或回流到粗餾塔再由粗餾塔頂部塔板液相取料至精餾塔。 由于液相進塔,進料塔板上氣液兩相平衡,一般酒精濃度較高,因此進料位置比氣相進塔高2~3層。 粗餾塔底排除的廢液含酒精不超過0.04%(體積分數),塔頂蒸出的酒精蒸汽經預熱器、冷凝器變為液相,由精餾塔第18層入塔蒸餾。 由進料層16/14/12層氣相提取雜醇油,在第71/70/69層塔板上液相提取酒精產品。 塔頂蒸出的酒精蒸汽經第一、二、三冷凝后回流入塔頂(由下數72層處),第四冷凝器排除醛酒,與粗餾塔第四冷凝器排除的醛酒匯集一起入主發酵罐。 粗餾塔底和精餾塔底的溫度控制在104℃左右,塔頂分別控制在95~79℃。 液相進塔雙塔蒸餾流程圖: 2、三塔式酒精蒸餾: 改流程在粗餾塔和精餾塔之間比雙塔蒸餾多出一個排醛塔(又稱分餾塔),排除醛酯類頭級雜質。 其中粗餾塔和精餾塔的工藝控制與雙塔式蒸餾流程相同,排醛塔一般控制塔底溫度為84~86℃,通常由脫醛酒的濃度決定。 塔底壓力為9.8kPa,塔頂溫度為78~79℃,排醛塔第二冷凝器酒溫控制在40℃左右。 脫醛就濃度為36~38%(體積分數),醛酯酒一般為成品酒精提取量的1.2~3%。 三塔式酒精蒸餾流程圖: 三塔蒸餾按粗酒精由粗餾塔進入醛塔和脫醛就由醛塔進入精餾塔的形式不同又可分3類: ①、直接式 兩者都是氣體狀態,排雜效率不高; ②、半徑式: 前者是氣體撞他,而后者是液體狀態,可得到質量比較優良的成品,我國酒精工業廣泛采用。 成熟醪經預熱器預熱后進入粗餾塔,蒸出的酒精蒸汽(酒精濃度最好在35~40%)由醛塔(塔板數28~34)的第13層左右(由下向上數)進入。 脫醛酒由塔底進入精餾塔,殘留的醛酯類頭級雜質隨酒精蒸汽上升,冷凝后一部分由排醛管排至大氣,一部分冷卻回收,塔頂蒸出的酒精蒸汽經冷凝后全部回流入塔,成品酒精從塔頂回流管以下2/4/6層塔板上液相取出。 ③、間接式: 兩者都是液態狀態,主要生產高純度酒精,該過程多排除一次頭級雜質,雖然費用較大,但成品質量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