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將乳腺增生稱之為“乳癖”,認為陽明經貫穿乳中,足厥陰上膈,布脅肋,繞乳頭,所以乳頭屬肝,乳房屬胃;沖任二脈上連乳房,與腎相并而行,得腎滋養。因此,乳癖的發生與肝、脾、腎及沖任二脈關系密切,沖任失調為乳腺增生病發病之本,肝氣郁結、痰凝血瘀為發病之標,病位在肝、脾、腎,病性是本虛標實。 1、情志不暢,肝氣郁結 陳實功在《外科正宗》中指出,本病多因“思慮傷脾,惱怒傷肝,郁結而成也”,強調乳癖的發生與肝氣郁結密切相關。 肝主疏泄,肝氣宜疏暢而條達,宜升發而疏散。若情志不暢,郁久傷肝,致氣機郁滯,蘊結于乳房胃絡,經脈阻塞不通,不通則痛,故乳房疼痛,常伴胸悶不舒、精神抑郁或心煩易怒;肝氣郁久化熱,灼津為痰,肝郁氣血周流失度,氣滯、痰凝、血瘀結聚成塊,故見乳房結塊,每隨喜怒而消長。 2、肝郁脾虛,痰凝血瘀 女子乳頭為厥陰肝經所主,乳房為陽明胃經所屬,胃與脾相連,憂思郁怒,情志內傷,肝脾氣逆,肝郁則氣血凝滯,脾傷則痰濁內生,痰瘀互凝,經絡阻塞,結滯乳中而成乳癖。 故本病患者每遇惱怒或勞累后癥狀加重。經前盈而滿之,經后疏而瀉之,故疼痛和腫塊隨月經周期而變化。 3、腎元虧損,沖任失調 腎為先天之本,元氣之根,精血之源。腎藏精,精氣化生天癸,故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腎。天癸可激發沖任通盛,“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沖脈上行于頭,下行于足,貫穿全身,通受十二經氣血,是總領諸經氣血之要沖,臟腑經絡氣血有余,沖脈乃湖澤之;不足則灌渠之,以維持人體各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動需要。 任脈循行于腹,腹為陰,任脈多次與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統任諸脈之間的聯系和調節其氣血。 腎精——天癸——沖任,構成了女性的性軸,成為性生殖系統的調節中心,而腎精是這個性軸的核心,若腎虛,沖任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升降失司,痰濁內生,結于乳房發為乳癖。 總之,腎元虧損、沖任失調為乳癖發病之本;七情過度、肝氣郁滯、脾失健運、濕濁內生是發病原因;氣滯、血瘀、痰凝是病理產物。氣滯、血瘀、痰凝三者可分不可離,常兼雜存在,互為因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