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生理情況下人體的陰陽是平衡的,一切病理改變的實質都是人體陰陽失衡的表現。 對此經文先是說:“陰爭于內,陽擾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也就是,人體如果陰陽一旦失去了平衡,那么則會導致陰氣爭勝于內而陽氣擾亂于外;這時人體就會表現為汗出不止,四肢厥冷,下厥上逆,浮陽熏肺而發生喘鳴等等癥狀。 接著經文又說:“陰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這段意思是說,人體的陰氣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地化生,此正是因為人體陰陽的平衡!如果人體均表現為陽氣充斥,剛剛獨聚而非剛柔相濟,那么此勢必會導致陽氣破散,陰氣亦必隨之消亡;反之亦然,倘若陰氣獨盛,則寒濕偏勝,亦為剛柔不和,這樣經脈之氣血亦可致敗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