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親戚朋友治腸粘連病,主要的藥方就是小建中湯,然后配合每天按摩專治肚腹疾病的足三里穴。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腸粘連病,很多大醫院都感到頭痛。這個病痛起來真要命,患者往往要服用杜冷丁之類的止痛藥才能暫時止住疼痛。 小建中湯出自《金匱要略》,它的組成如下: 桂枝三兩,甘草(炙)三兩,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生姜三兩,膠飴一升。 先煎前五味,去滓后再把膠飴放進熱的藥湯里融化。所謂膠飴,就是飴糖,我常用紅糖代替,用到60克。 《金匱要略》里說這個方治因虛勞引起的“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口干燥”。很多醫書把這個方稱為治腹痛的“神方”。 趙凌云教授在他的《甲子試效方》里說,這個方對“寒疝腹痛里急證”效果極佳,是中醫治腹痛最常用的方劑,尤其以虛弱及老人常用。 細心的人會看出,這個方里包含著治“攣急”的芍藥甘草湯。但芍藥甘草湯里芍藥的用量是四兩,而這個方要用到六兩。 《神農本草經》里說芍藥“乃血虛腹痛之專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