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的人,永遠想找利息最低的貸款。于是出借方,就會用各種方式去迷惑借款人。很多人也因此對日息萬五,月息2分,年利率10%,等額本息,等額本金,先息后本,等本等息,分期手續費等等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貸款具有非常強的迷惑性,看似利息很低,實際利息卻高的離譜,口袋里的錢就這么被無聲的“偷走了”。 利息也有錯覺 今天就把常見問題,給大家講一下,方便以后借錢時,能夠準確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既然要比較,就得有一個參照物,所以我們需要把其他利率都換算成年利率,而年利率因為還款方式的不同,又有了名義年利率和實際年利率。 利率換算: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5。 例如:民間經常說的月息1分,其月利率就是1%,年利率就是12%.而網貸中的“日息萬5”,其日利率是0.05%,月利率是1.5%,年利率就是18.25%. 這么說很明白是吧,但到實際生活中,真的有很多人又不會算了,或者說不能自由換算。再啰嗦兩句,生活中說“1分利息”,是指月息,即借1元錢,一個月利息是一分錢,借1萬,一個月利息就是100. 名義利率:就是借款合同里的利率。 真實利率:借1萬元錢,期限一年,到期還11200元,年利率是12%,這12%就是真實利率。真實利率要求:在整個借款期間,不歸還本金也不歸還利息,而是到期本息一起歸還。 由此可見,還款方式不同,真實年利率肯定不同,例如常見的先息后本,等額等息。 這里邊的坑主要在分期產品中,看分期產品的真實利率只需要抓住一點: 貸款的利息是否隨著本金的減少而減少。例如,房貸利率就是真實利率(無論是等額本息還是等額本金),因為隨著每月還款,實際所用的本金也在減少,相應利息也在減少。同理,微粒貸和借唄的利率也屬于真實利率。這是等額本息還款方式。 另外有一種“偽等額本息”實際是“等本等息”還款方式。這種還款方式,每期利息不隨本金的減少而減少。常見于一些網貸,小貸公司,信用卡分期,分期購物等產品中。例如,xx普惠,借款1萬元,期限一年,合同約定年利率12%,分12期還完,那么 每月所還金額=(本金10000)÷12+(利息總合1200)÷12=933. 很明顯,每個月的利息都是100元,這100元應該是:1萬元在一個月所產生的利息。但是按照這種還款方式,只有第一個月用到了1萬元,以后每個月用到的實際金額是逐漸減少的,而利息依然是100元,最后一個月相當于借了833元,利息仍是100元,實際月利率12%,換算成年利率竟然達到了144%. 同理,信用卡分期手續費也是這種算法,所以知道為什么客服小妹總是讓你分期了。 還有其他還款方式,如分階段還款,等額累進,等比累進。不管哪一種,都只看上邊說的一點就夠了。 另外,資金用途和還款來源也決定了選擇那種還款方式最劃算,最常見的就是“等額本息”和“先息后本”。這里舉例說明,還是1萬元借一年,年利率12% 案例一:張三是做生意的,借一萬元用來資金周轉,一萬元每個月能周轉10次,每周轉1次利潤100.這種情況下,張三選擇先息后本是最合適的,資金利用率最高,效益最大。 案例二:上班族小李,因為母親生病,借1萬元來救急,還款來源只能依靠工資。所以,這種情況小李選擇等額本息還款,是最合適的,還款壓力小。 還有一個坑是信用卡最低還款: 最低還款額一般是賬單的10%,或者5%. 選擇最低還款時,未還部分的日利率是萬分之5,而且是從刷卡之日算起,如果連續幾個月都選擇最低還款額,那利息是很恐怖的,算起來太麻煩,我就不舉例算了,相信有人感受過。 最后建議 1.房貸利息是大部分人能借到利息最低的貸款了,沒事別提前還。 2.借錢先看四大行,然后商業銀行,最后網貸,網貸里,借唄優先。 3.信用卡永遠是信貸最佳選擇。 理清信貸邏輯,普及信貸知識,講解辦卡技巧,學習用卡常識,告別黑中介,告別負債,走向美好生活。關注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