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學習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問,“我和他一樣在聽講呀,為什么作業題我做不出來他卻會?”、“為什么他玩的不比我少,成績出來卻甩我兩條街?”,或者你就是那個“他”,大家伙向你請教學習方法時,除了認真聽講和認真完成作業等社會性詞匯外,你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大家只能把原因歸結為你太聰明,從而把問題推向無解。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些困惑呢?請筒子們耐心看完這篇文章,保證醍醐灌頂。 先帶大家重新認識一個等式:學習效果(effect)=學習效率(efficiency)×學習時間(time) 此等極具社會性卻極其無用的等式,跟好好學習的地位幾近相等,除非你沒有忽略掉下面兩個事實。 第一個重要的事實是,學習效率和學習時間并非完全割裂的關系。學習效率是學習時間的動態非單調函數,如下圖。 在一段時間內,你的學習效率曲線是這樣的,你需要一個啟動時間(0-t1),經過這段時間,你進入你的“沉浸”時間,即學習效率最高的時候,持續學習一段時間(t1-t2)后,你會感到無論如何不能集中注意力了,學習效率開始下降。如果是在聽課,那t2之后你開始走思,開始犯困;如果是在自習,那t2之后你開始玩手機,開始吃東西。 但是,你的學習效率曲線是可以上升的,但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練習和積累。請注意,是時間,你必須投入時間練習,必須投入時間練習,必須投入時間練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但如果你總是放棄練習,那么在學習這件事上,你是在投入時間“不練習”,那么一段時間之后你的學習效率曲線并不會維持在原來水平,而是下降的,很可怕吧。大腦總是遵循“用進廢退的”原則。 第二個重要的事實是,學習時間不等于你翻書和做題的時間,而是你的思維時間。 思維時間必須涉及到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個問題。什么叫推理呢?就是由已知推未知,不斷回答“為什么”。如果不用推理來學習,就會出現學了沒用的情況。舉個例子,有同學很努力,比周圍同學起得早睡得晚,經常學到凌晨一兩點鐘,可是成績卻怎么也不見漲。 我們來復盤一下這類同學的學習過程,做了十分鐘題,碰見一道稍微難點的,卡住了,思維過不去,就容易走岔道。走到哪里去了呢?有同學會一遍遍重復讀題,讀十遍和讀一遍的效果是一樣的,因為根本沒有進腦子,只是在逃避進一步思考的痛苦。 有同學的思維就不一定在題上了,很可能跑到了球場,一遍遍回憶今天打籃球時自己矯健的身姿和女同學們的吶喊和歡呼,有同學會不斷地回憶今天和女神的對話細節,并設想著下一次的偶遇。人的思維是無限的,一旦馳騁,時間只能陪跑。 馳騁了一會,回過神來了,開始用手機搜答案,有同學直接往卷子上一寫,開始下一道。有同學可能會看一眼,感覺答案說的很有道理,于是寫上答案,開始下一道。但是答案為什么要這么做,你當時為什么沒有想出來呢,從來就沒有琢磨過。即使放下手機自己把過程再寫一遍,都是有效果的,但很多同學沒有這個過程。 所以看似一晚上四五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其實思維時間只有幾十分鐘,因為做自己會的題是基本不鍛煉思維的,只是在鞏固熟練度,而自己不會的題又沒有花時間去開辟思維,使之成為自己的,所以很多時間都是在做無用功。 既然我們重新認識了學習時間,那我們如何讓可以利用的學習時間變多呢? ①給自己立規矩 發現自己走神,馬上給自己來一下,提醒自己又開始假學習了。減少手機的使用,大腦總是愛回憶或美好或特別的事,而手機里的各種視頻、段子等總是能刺激我們的神經,同時為我們的思維提供很多選擇,在面對學習這件痛苦的事情上,大腦會有更多機會選擇走其他路徑。 ②重視暗時間 什么是暗時間?古人有“三上”,馬上、枕上、廁上。就是你每天洗漱的時候,走路的時候,跑步的時候,吃飯的時候,睡覺的時候。 如果想取得優異的成績或取得突破性的進步,你需要整天把你想要攻克的學習問題常駐在你的大腦中,時刻給予它最高的優先級。利用暗時間反芻和消化最近的學習知識,將自己的CPU時刻分配給它,這個時候你的思維就用到了極致,你的學習時間才達到了最大。也就是你需要把很多無意識狀態主動放到這些問題上來。比如你早上刷牙的時候腦子里在想什么?你走路的時候腦子里在想什么?如果你專注一件事,相信你的這些時間都會浮現與之相關的畫面。 ③讓子彈飛一會兒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學習體驗,頭一天怎么想也想不出的題目,第二天再看的時候居然解出來了。凱庫勒悟出苯分子結構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這種現象是非常快樂的體驗哈,它背后的原因就是,當你專注于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不只是你的表層意識在活動,你的潛意識也在跟著活動,當你的表層意識已經不再思考的時候,潛意識仍在幫你關注原來的問題,導致第二天的“靈光乍現”。 孵化你的潛意識,讓它幫你思考和消化問題,我稱之為“讓子彈飛一會兒”。這樣無形之中,你的學習時間又得到了擴充。 我上學的時候有個學習習慣,每天晚上睡覺前或總結白天學到的知識,或總結一道出錯的題目,或苦思白天沒有做出的題目,第二天醒來時腦子里還在浮現這些問題,但是印象就加深了很多。建議同學們也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吾日三省吾身”,孔子老人家早就告訴我們了哈~ 如果你的學習過程中沒有思維時間,那么非常遺憾,你只是在利用你的漢語水平和機械記憶,來完成一些淺層的工作,就好比一個空轉的CPU。 講到這里,不知道是否刷新了同學們以往的學習認知呢,有同學可能會說,現在我知道了“重視暗時間”、也知道了“讓子彈飛一會兒”,可是時間就在那里,我根本專注不起來,我在睡前回憶知識的時候,腦袋里一片漿糊,該怎么辦呢? 沒錯,能夠迅速進入專注狀態,以及能夠長期保持專注狀態,是高效學習的兩個最重要的習慣。下期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專注力。 |
|
來自: wenxuefeng360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