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也許是生命的終結,但也是人類創造力的源泉。 死亡讓我們勇往直前,促使我們完成目標, 去學習、去愛、去創造。 近日,我媽牙齦出血,血壓飆升,遂住院治療。從頭到腳,各種檢查,倒也沒啥大毛病,只是人年紀大了,便如一顆老樹,免不了哪里都會有些節疤;又如一輛老爺車,吭哧吭哧跑了70余年,各部位零件難免也是有些生銹,老化。醫生說,根據各種檢驗結果來說,算是中上等,比起很多同齡人已經是好很多了。 · 壹 · 我爹背后偷偷嘀咕,說你媽就是心態不好,一有點啥問題,就緊張的很。看見臨床的病友血壓升高,她也覺得自己的血壓也好似升高了。我媽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向偏弱,再加之對自己的身體也不懂了解,所以但凡哪有個三長兩短,我媽的情緒那定是變化無常,比如血壓大升,甚或立馬頭暈等。 我問我爹,那我媽是很怕死啰。我爹說,那肯定怕啰。可是怕啥呢?是覺得這一生還沒有活盡興,還沒有吃喝玩樂個夠?我又問。我爹說,我哪知道。 我又問我爹,那你呢,你怕死嗎?我才不怕死呢,我巴不得馬上死去,要是被車撞死,還可以給你們弄點賠償金啥的。我爹的嗓門瞬間還大了起來。我說,得了吧,這人啊,該死的時候自然得死,不該死的,怎么都不會死。 我爹接著說,反正我死了,不要給我搞什么墳墓。我笑說,沒錢買墓地。我爹繼續說,就把我的骨灰給我撒到七娘山下,上次去玩,我覺得那里環境還挺好的。我說,那不一定,說不定還可以給你帶到美國去。能夠帶美國去那也是可以的,帶不過去,我自己也可以一路順著海飄過去。我爹一邊說著,一邊就拎著飯盒,出門往醫院給我媽送午飯去了。 我算是知道咱骨子里的那點文藝小氣質,原來是來自我爹了。想象一下,自己的骨灰被隨風撒入大海,融入藍色的海洋,隨著波浪,從此浪跡天涯,且聽風吟......我爹想的真的挺美的。 我想如果這一天真的來臨,我一定會滿足我爹這最后的浪漫主義情懷。 我沒敢跟我爹說,我是想怎么個死法。畢竟我還年輕著呢。但其實我是認真想過的。 曾經有位老兄特別認真地問我,袁小姐,如果你明天就要死去,你會后悔嗎?講真,在那之前,我似乎還沒考慮過死亡,因為畢竟好像也一直都活得好好的。但那一刻,我還是不假思索地就脫口而出,不后悔。那一刻我們還彼此握了一下手。那位老兄說,這個問題我問過很多人,但你是第一個說不后悔的人。 后面想想,好似一貫以來無論對人對事都是真誠以待,半生以來,也是每天努力地生活著,雖沒有大富大貴,但對身邊之人也是踮著腳尖盡力愛,盡力給予了。自己早年間先后歷經倆器官切除之后,從此變得格外珍惜當下,各種化妝品、衣服、包包、鞋子,一種生怕了明天就再也享受不到這世間美物的感覺。喜歡的就豪不手軟地買買買,想去的地方說走就走。于是乎,因為把自己倒飭的美了,因為見了更多的江河湖海了,也開始收到贊美了;于是乎,心情也美了;于是乎,身體也沒啥毛病了,一副逆生長的樣子。商業互吹那些的我也信了,反正就是一副自己也覺得自己美美噠的感覺。 · 貳 · 所以,都活成這樣了,那我還后悔啥呀。 所以,像我這樣的人,是絕對不會允許自己再有那么一天,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一群白大褂圍著我,身上打了各種洞,各種管子從上體到下體,不能動彈,不能說話,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女兒要沒日沒夜陪伴著,還要憂心仲仲留著眼淚祈求醫生請一定讓我媽活下去.......我怎么可以忍心讓我的親閨女為我干這種事兒呢。自打我生下她那天起,我就知道,我是要給她永生的快樂的呀。還有那些前前前男朋友們也許會拿著一些錢,來到我的床邊,一臉憂傷地說,桃子小姐呀,沒事啊,你會好起來的......我的天,我要是但凡有點力氣,我一定拿著棍子請他們趕緊地走!廢話,我好起來,我好起來,你還會抱著我看星星看月亮,還會深情款款地對我說我愛你么?那些年,我們愛的都是彼此最好的年華,最好的精氣神,我他媽才不要你們看著我這般丑模樣呢,我要你們記憶里的袁小姐永遠都是美的樣子,哼哼。回想那一年膽囊切除手術,渾身上下插滿各種管子,躺在病床上,眼睜睜看著如裴勇俊般帥氣的主刀醫生在自己床邊晃來晃去,美女子尊嚴掃地的絕望,至今記憶猶新。 所以,我早早就為自己設計了最美的死亡計劃。我希望有一天我能自己準備好自己的離世事宜,力爭不打擾任何人,不為難任何人。從容地和那些愛過我的,我愛過的人告別,然后有條不紊地結束我的這一生。總之,我就是要到死都要保持我的傲嬌,我才不要我在意的那些人在最后還來圍觀我的不堪。《好好告別》一書里說:如果你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請將對他人的傷害降至最低;假如生命是一場派對,你可以從后門溜走,但不要掃了別人的興。說到這里,還真是要祈禱不要有意外發生啊。 ![]() ![]() ![]() 那一天,銀行的理財經理在聽說了我的商業保險的數額之后,年輕帥氣的小哥哥一臉不解,一臉擔憂,說袁姐你這個保額太少了,萬一有個啥大毛病,這些遠遠不夠的呢。我極其淡定且堅定地說,我不會讓自己有那么一天的。小哥哥更是一臉無奈,估計他心里絕對瞬間長滿了十萬個為什么,姐姐你長生不老么? 最近一次死亡討論中,有位老兄,說他給自己計劃的死亡方式是,對著自己開一槍,我說,為啥,要一槍還打不死,那得多痛,他更牛逼,他說,一槍不行,就再崩一槍唄,我就是想體驗一把如此疼痛的感覺。好吧,小女子我表示不能理解這種到死還要自我折磨的心理,但還是要敬這位老兄是條漢子。再有一位美眉,她說,等我老了,我就拉著個箱子,到處游山玩水,玩到哪里死到哪里。 關于死亡計劃,我的也好,朋友們的也好,至少我們對于死亡的理解已經沒有那般的沉重了。一直以來,我們的文化一直在強調夜晚的墓地是多么駭人,所以我們常常對死亡有一種病態的畏懼感,以至于習慣過于嚴肅地對待它,便總有送別的哭泣,無盡的悲傷,沉重的心情了。但其實這些只是在破壞死亡的沉寂和完整性,我們都該花點時間去理解死亡這片寂靜的含義。如果我們能夠讀懂死亡、讀懂生命,就會意識到生命的終結會讓我們更加勇敢,勇敢地去愛、去學習、去創造。甚或,我們越了解死亡,就越了解自己。 ![]() ![]() ![]() ![]() 你身體里的每一個原子都來自一顆爆炸了的恒星 你左手的原子與右手的原子也許來自不同的恒星 這實在是我所知道的物理中最富詩意的東西 你的一切都是星塵…… 因此 忘掉耶穌吧 星星都死去了 你今天才能在這里 65萬個小時后 當我們氧化成風 就能變成同一杯啤酒上兩朵相鄰的泡沫 就能變成同一盞路燈下兩粒依偎的塵埃 宇宙中的原子并不會湮滅 而我們 也終究會在一起 我們只是把身體借用來的元素歸還給萬千星辰 那是它們來的地方 別怕 早有偉大的人從物理學角度如此闡釋了死亡,這大概是我見過的對死亡最浪漫最美麗的解讀了。 不怕,不怕,我們只是將我們臨時借來的身體重新歸還于萬千星辰。 哪兒來,哪兒去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