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肝癌患者到治肝病奇人,郭立湘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從醫生涯充滿了傳奇色彩。 郭立湘出生于中醫世家,從小受到家庭的熏陶,3年中醫學徒,1962年參加工作,立志懸壺濟世,造福一方。70年代他考入北京醫科大學,畢業后分配到湖南沅江陽羅中心醫院。因醫術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在當地名噪一時,不到40歲就晉升為醫院院長,事業正在冉冉上升。然而,1995年8月3日,這是郭立湘一直銘記于心的一天。48歲的他迎來了人生的一場噩耗,經湖南省腫瘤醫院確診為血吸蟲肝癌晚期伴少量腹水。院方建議可以試試手術治療,但手術風險大,術后轉移、復發的可能性大,存活率極低。郭立湘一下跌到了人生低谷,一度有些心灰意冷,思前想后動手術也是死,不動手術是等死,他卻毅然選擇放棄動手術而回家…… 家人十分悲觀與悲傷,為他準備了一切后事,親朋好友為他舉辦了提前兩年的50歲壽宴。郭立湘卻十分平靜,他懷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心態,每天查閱大量醫學古籍,為自己開方診治,期望找到治癌之良方。一日他聽當地老年人說有種叫剪刀草的草藥,當地人用來治疔瘡腫毒。于是采了幾把新鮮的熬水喝,入口味道微苦。吃了幾日,胃口漸好。他喜出望外,似乎看到了希望,繼續堅持服用中藥、熬剪刀草水喝,奇跡出現了!1個月后腹水竟然消除了,精神狀態越來越好了……郭立湘信心大增,全家人十分高興。天天吃中藥、喝剪刀草熬水,一轉眼就是2年,郭立湘就這樣奇跡般的活了下來,AFP(甲胎蛋白,臨床上主要作為原發性肝癌的血清標志物)從721降到正常(血清甲胎蛋白含量正常參考值:<25ng/ml),有關癥狀基本消除,病情趨于穩定。 肝癌晚期并未能奪走郭立湘的生命,現今他已72歲,仍堅持每月吃10付中藥進行調理,正因如此,23年來未曾發現肝癌復發和轉移。 ![]() 仁與愛的精誠大醫 從死亡邊緣掙扎回來的郭立湘,內心燃起了熊熊烈火,這種從生死中總結出來的臨床經驗更顯得彌足珍貴,他想把它傳播出去,讓更多的肝病患者脫離苦海。于是,郭立湘決心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轉向肝病研究、臨床領域,并以病休離開了陽羅中心醫院。 從1997年開始,郭立湘先后到北京懷柔醫院、寧鄉市玉潭中心醫院等創辦中醫肝病科,專攻肝病。22年來,他已接診1萬多例各類肝病患者,治愈或明顯好轉的有效率高達80%。 經過郭老的對癥治療,肝硬化、肝腹水患者一般2個月消除腹水,各項指標可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值;肝癌患者的病灶往往能縮小或不擴大,最大程度地減輕患者的痛苦,改善生活質量,延續生命;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患者DNA定量檢查基本正常,DNA定性檢查轉陰,肝功能可基本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消失;脂肪肝、酒精肝患者幾個月基本上能治愈。 談起上述療效,郭老顯得特別有成就感。他還如數家珍般一口氣說了十多個病例,其中有幾個病例給我們留下了較深的印象: 首先是某銀行副行長,患乙肝肝硬化、少量腹水,前來就診時,檢查報告顯示DNA病毒7千多萬,轉氨酶200多。經過他治療,不到二個月,腹水消除,三個月后肝功能恢復正常,五個月后DNA病毒定量恢復正常,硬化的肝臟初步軟化。 再就是寧鄉楊某,因長期應酬喝酒,飲食肥甘,患脂肪肝、酒精肝,全身黃疸,黃疸指數360多,轉氨酶600多,早期肝衰竭,在省內某三甲醫院住院一個月未見明顯好轉,院方建議肝移植手術。后經人介紹求診于郭老,郭老問診后,開了5付中藥。郭老說,如果吃了5付中藥,黃疸有所下降,那就有辦法!如果無效,那就聽醫院安排。然而奇跡出現了!僅服了4付藥,黃疸就有所減輕,再經過郭老的精心治療,各項指標逐步恢復正常,打破了西醫必須進行肝移植手術的“魔咒”! 還有家住長沙市天心區的蔣某,4年前患乙肝,DNA病毒量高達1.3億,早期肝纖維化,經郭立湘診治,服藥7個月,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其后又介紹多位親朋好友前來診治。 特別是澳門的許女士,56歲,早年感染乙肝,后來發展到肝硬化中期伴少量腹水。在澳門、珠海等地治療無效,病情愈發嚴重。郭老的一位患者向她推薦了郭老,2017年7月,她邀請郭老專程到澳門為其診治。經過7個月的精心治療,肝功能各項指標恢復正常。2年來,郭老與她從醫患變成了好友,經常在微信上向郭老請安問好。 郭老根據自己20余年診治肝病的臨床經驗,經過精心研究、分析論證與反復臨床實踐,研制了2種治療肝病的中藥方:化瘀軟肝丸、逆轉散,對抗感染、逆轉肝纖維化、增強機體免疫力、促使肝細胞修復與再生,使肝炎病毒迅速清除具有確切療效。 郭老認為,肝病雖然病情復雜,治療難度大,但患者若能把握四點也就并不可怕:一是保持良好的心態,精神要素至關重要;二是均衡營養,確保身體健康的基本需求;三是積極進行綜合治療,標本兼治;四是堅持長期治療,加強肝膽脾腎的功能,使其形成正常的新陳代謝,逐步恢復健康。 心與術的默默奉獻 鑒于郭老在肝病診治方面的豐富經驗和取得的成就,他多次應邀參加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舉辦的肝病學術年會,近幾年還應邀到廣州、珠海、香港、澳門等地講學、巡診,為無數肝病患者帶來了福音,使廣大肝病患者終于看到了攻克肝病的希望。 然而,他本人一向處事低調,不愿接受采訪,不愿宣傳自己,更不想“出名”,只想踏踏實實、默默無聞的行醫看診。他說:“作為一個醫者,疾病不破,醫生責任一日不懈。為患者排憂解難是我的職責,與生命賽跑,為患者解除痛苦,是我畢生的追求!” 敬畏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郭老用一名醫者的擔當和責任,默默奉獻愛心,真心和患者做朋友,書寫了一段段醫患之間的佳話,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他說:“西醫治癌的三大法寶——手術、化療、放療正遭遇困惑,生物基因療法尚在探索中。從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全球目光轉向中醫藥,中醫藥大有可為!” 高爾基說:“要使理想的宮殿變成現實的宮殿,必須通過埋頭苦干、不聲不響的勞動,一磚一瓦的去建造。”這句話在郭老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