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80后”媽媽在家長交流群里發了一段感言,引發了群里媽媽們的共鳴,大家紛紛感慨現在教個孩子比上班還累。父母要多才多藝:既要會做PPT,還要會畫手抄報;既要會輔導孩子作業,還要隨時響應學校號召、走上三尺講臺做個替補教師;既要養家糊口,還要有時間陪孩子玩;既要保障孩子的物質生活,還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 這位“80后”媽媽的原文部分摘錄如下: 我是80后, 兒子是00后。 我是一名上班族, 我小時候沒好好讀書, 長大了也沒找到一份像樣點的工作。 兒子是一名小學生, 他寄托著我的希望, 我每天奔忙于家庭、職場。 兒子也過著從家到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 久而久之...... 房貸和工作成了我的困擾,而我卻成了兒子的“困擾”。 ...... 每次給兒子的作業簽字, 心里的火就蹭蹭地往上躥。 怎么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做? 到發成績單, 上面刺眼的兩位數就讓我氣不打一處來。 兒子啊, 你好歹也給我爭口氣, 咱也拿個100分,讓你媽硬氣一回。 我苦口婆心, 把各種道理掰開了揉碎了給他講, 兒子坐那兒一動不敢動。 一番大道理之后, 我大手一揮, 兒子接著去寫作業。 ...... 漸漸地 那個小時候特愛黏我的小淘氣, 如今話越來越少, 我們母子之間都是我問他才說。 ...... 我這媽當的 心里也是窩火。 哪個當媽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親近自己? 大家在群里各抒己見,小編覺得親子教育也需要方式方法。 不能因為他是你的孩子,就可以不管不顧地大聲叱罵。 沒有技巧的親子溝通會變成你和孩子間的“代溝”, 你的關心應該成為孩子的保護傘,而不是貼在身上的“標簽”。 明明都是父母心, 不當的行為會讓你的“刀子”嘴變成血淋淋的“利器”。 后期文章關注點: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