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明師許繁曾 許繁曾(1921-2004),北京人,滿族,八卦掌第四代傳承人,形意拳第八代(“黃”字輩)傳承人(山西派是“維”字輩)。 許繁曾先師一九二一年生于武術世家、北京許氏,家學淵源,其八卦掌、形意拳技藝師出名門、傳承有序,并得眾多武術名師指授,刻苦練功、執著追求、不斷進取,集八卦掌、形意拳、太極拳等內外各家拳術之大成,武學造詣頗受推崇,為社會各界公認的中華武學的一代明師。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武術世家、家學淵源 許繁曾先師自幼好武,六歲開始從叔父許禹生(劉得寬、楊健侯之弟子)學習武術基本功、六合拳、岳氏散手、八卦掌、太極拳。北京許氏,家學淵源。許禹生先生民國年間在京創辦北平體育研究社及講習所、北平國術館等機構,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武術教育家。楊健侯先生曾評價弟子許禹生“資質天賦似默默中遣其入世昌興武術者”,后人當得其益。 許繁曾先師稍長在北平國術館學習內外各家拳械,更從堂兄許笑羽(形意拳大家尚云祥的入室弟子)學習形意拳,從四哥許子先學習通背拳,從韓福順先生學八卦刀,從張仲元先生學鹿角橛。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師出名門、傳承有序 許繁曾先師十二歲,在長春大同公園從八卦掌名家程有功先生學八卦掌。 三十年代,赴津訪通背拳名家張哲先生不遇,在意國花園巧逢程有信(程派八卦掌創始人程廷華先師之次子)老師,一見投緣而從程師學習七年。當時,因貧困無力拜師,于解放后才奉師命組織正式拜師儀式,許繁曾是為程有信的開山頂門大弟子。 四十年代又拜宋派形意拳名家李耀東(字旭洲)先生為師,學習宋氏形意拳。 許繁曾先師敬師如父,深得程式八卦掌程有信、宋式形意拳李旭洲真傳,刻苦練功、執著追求、不斷進取,使八卦掌、形意拳技藝得以原汁原味的傳承下來。 三、名士指授、武學大成 許繁曾先師除上述二師承外,尚獲當時眾多名士指教,其一生都衷懷銘刻,永生難忘。 其啟蒙先叔許禹生為大槍劉得寬、楊健侯弟子; 八卦刀授自董海川始祖親傳的韓福順先生; 程有功師伯授一勢三聯單換掌; 張異仁先生授軸心力為主的八卦掌法; 程有龍弟子石仲義先生授程有龍練法; 張永德弟子周遵佛先生授上壓下挺穿掌法; 周祥弟子勵善章先生授周祥轉掌; 大槍劉弟子張仲元先生授鹿角橛; 四堂兄許子先授通背拳法; 吳彥清先生授岳氏散手。 許繁曾先師晚年曾十分風趣地說:“算起來,前前后后我的老師不下十幾位,這也許就是機緣,可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姓許不是。” 許繁曾先師得眾多武術名師指授,集八卦掌、形意拳、太極拳等內外各家拳術之大成,武學造詣頗受推崇,為社會各界公認的中華武學的一代明師。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四、貢獻卓著、薪火相傳 許繁曾先師四十年代曾在北平國術館任教。五十年代在北京月壇公園設場授徒。建國后多次在北京市及全國武術比賽中獲獎。許先師為人和善,處事低調,不善張揚,但對于傳播八卦掌、形意拳等中華傳統武學卻異常活躍,不辭勞苦。曾在河北、湖北等地及一些基層單位任教,學員遍布全國各地和美國、日本、東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為中華武術走向世界作出了努力。 許繁曾先師積極支持參與為董海川先師遷墓建碑的活動,在發起人名單上簽字并捐款。許繁曾先師與眾多發起人一起是北京市武協八卦掌研究會建立伊始的主要基礎參與者、發起人和見證人,并積極支持門人參加北京市武協八卦掌研究會的各項活動。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許繁曾先師1982年發起組織北京市形意拳研究會,任籌備組長,為繼承、發揚、研究、推廣形意拳做了大量工作。曾連續擔任北京形意拳研究會第一屆至第五屆(1983年至1999年)副會長,還曾擔任北京西城武術協會副主席,市武協武術理論文史研究會副會長、八卦掌研究會顧問,北京郵電學院、中央廣播電視部武術顧問,在西城武術館、市無軌電車一廠、北方交大、華僑補校等多地執教,被評為全國優秀武術輔導員。 許繁曾先師長期從事武術理論研究工作,著有《八卦掌》、《淺談形意拳練法》、《形意拳攻防特點及其發展原理》錄音帶及《八卦掌》、《形意拳》錄像帶,同時整理創建了龍形八卦掌、十二形集精、十二形刀、八卦滾身刀、八卦云龍劍等,為推動國術的傳承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許繁曾先師門人弟子眾多,在全國各地默默地傳播、推廣、傳授傳統的八卦掌和形意拳技藝。 許繁曾先師弟子單蒲先生傳授、李斌著的《程式八卦掌功法理論》一書也于2017年由人民體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是許繁曾先師武學研究的第一部武學巨著,是許繁曾武學研究會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里程碑。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五、本門規則 (一)絕對遵守門規。 (二)不欺師滅祖,終生不叛師門。 (三)認真刻苦學習,不懶、不貪、不滿、不燥,虛心鉆研,達到能通、能懂、能練、能用。 (四)不篡改師門所授拳藝、器械、套路,允許將自己心得體會所積累之精華另編成新套路,不允許混合不清。 (五)欲學習他人武功,或想另拜他人為師,須經老師同意,但絕對不允許以師門武學作交易。違者當逐出門墻。 (六)尊法守紀,見義勇為,尊長敬上,謙虛謹慎,克己從仁,不仗武欺人,崇尚武德。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