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經典方中,四逆散僅憑借著四味藥物能夠流傳至今,固然有著它不俗的魅力。四逆散全方四味藥物分別是柴胡、枳實、白芍、甘草。其中柴胡升發陽氣,解郁行氣,透邪外出,白芍養血柔肝,與柴胡合用養肝合血,使柴胡無耗傷陰血之功;枳實行氣散結,與白芍相配理氣和血,使氣血調和,與柴胡合用一升一降,起升清降濁之功;甘草調和諸藥,益脾和中。我們從藥物組成、搭配來看,不難看出用藥之精簡,理法之嚴謹,所以后世很多調理肝脾的藥方都是從這個處方演練而來。 四逆散在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是用于治療少陰陽郁證,什么叫少陰陽郁呢,就是少陰陽氣郁遏于里,不能外達四肢末梢所致,而四逆散具有舒暢氣機、透達郁陽的作用。但臨床上使用四逆散治療這種證型的機會并不多。接下來就來看看,它有哪些妙用。 1、肝病:肝主疏泄,不宜郁滯,治肝病必治氣,肝氣調和則成功了一半。若在氣郁的基礎上,癥見為煩躁易怒,脅痛,目赤,舌紅苔黃,可選用四逆散合丹皮、梔子瀉肝熱;若癥見為五心煩熱、盜汗、脅痛、舌紅少苔,脈細數,可選用四逆散合一貫煎加減滋肝陰;若表現為脅痛、脹痛、頭痛、惡心、嘔吐,畏寒肢冷,可選用四逆散合吳茱萸湯加減。 2、脾胃病:氣機郁滯,脾胃升降失常,固然脾胃功能容易出問題,若在氣郁的癥狀上,還出現胃部不適、胃部疼痛,或胃部火燒感,此時在疏肝理氣的同時還需瀉脾胃火,可選擇四逆散合用瀉心湯、或左金丸、梔子厚樸湯等等;若表現為胃痛、進食生冷食物則胃痛,手足不溫,可選擇四逆散合用理中丸。 3、肺病:肺主宣發、肅降,若升降失職,則容易氣機郁滯。若表現為咳嗽、痰黃,咳則胸脅痛,口干,舌紅,苔黃,脈弦,可選用四逆散合貝母瓜蔞散加減;若表現為咳嗽氣喘、痰多色白、多泡沫,舌淡,苔薄白,可選用四逆散和小青龍湯加減。 4、心病:肝氣通于心,肝氣疏泄條達則心氣調和。若在氣郁的基礎上,伴有心慌、胸悶、胸前區疼痛,手足不溫、出汗多,舌淡苔薄,脈弱,則可選擇四逆散加桂枝加附子湯加減;若表現為心悸、失眠、多夢、健忘,舌淡,苔薄白,可選用四逆散合養心湯或酸棗仁湯加減。 5、腎病:氣機郁滯,可影響腎氣攝納功能。若在氣郁的基礎上,伴有四肢不溫、小便量多、腰膝冷痛,遺jing滑泄,舌淡,苔白,脈弱或沉,可選用四逆散合四逆湯加減;若表現未五心煩熱、盜汗、xing欲旺,口干咽燥,舌紅苔少,脈細數,則選用四逆散合六味地黃湯加減。 注:每個人體質、證型不同,學習中如有疑問,請詢問有醫資認證過身份的或經驗豐富的臨床中醫師為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