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高尿酸,人們就會把它與痛風聯系在一起,因為高尿酸會引發痛風,而關節疼痛急性發作是急性痛風的典型癥狀。然而,高尿酸的危害不僅僅導致痛風,更要命的是還會損害腎臟。 尿酸是人體內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謝產物,每天代謝產生的尿酸主要從腎臟排出體外。尿酸在血液中超過最高溶解度,尿酸鹽就很容易析出結晶而沉積于組織。過量的尿酸形成結晶,如果沉積在關節,就會引起大家所熟知的痛風性關節炎,表現為手指關節和腳趾、踝關節等腫大、劇烈疼痛、活動障礙等。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微小的結晶還常常會沉積在腎臟,引起一系列可以危害腎臟的疾病。 由于有些高尿酸患者沒有腰酸背痛、血尿或蛋白尿等典型癥狀,容易對腎臟構成長期的、持續的損害,直至出現尿毒癥甚至腎衰竭才被發現。 高尿酸無癥狀表現時,以保守治療為主,但當高尿酸患者出現尿少或無尿,尿色重、有尿泡,下肢水腫等3個信號時,就應考慮到腎臟可能受到損害。 因為晨尿是人體經過整晚代謝產生的,當尿酸鹽結石堵塞輸尿管時,就會出現無尿或少尿現象;高尿酸損傷了腎的過濾功能,會使尿液濃度異常,出現茶色尿、渾濁尿、泡沫尿甚至血尿等顏色;腎臟是人體內水分代謝的重要器官,腎功能下降,很容易引起下肢水,如果晨起時發現下肢水腫,過后又減輕,需要立即檢查腎臟健康。 如何避免血尿酸升高 對大多數人來說,少進食富含嘌呤的食物,血尿酸就會很快降下來。海鮮類及動物內臟類,蔬菜中菠菜、花菜、花生等含嘌呤較高,不宜過多食用,并且多飲水、不飲酒,促進尿酸的排泄。但是極少數尿道代謝異常引起的高尿酸血癥則需在醫生指導下藥物治療。 對尿酸正常者來說,預防是十分重要的。人到中年,除了做到合理飲食,最好能每年做一次尿液檢查,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腎功能逐漸衰退,應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