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給人的印象那就是一個落魄的書生,一輩子顛沛流離,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中極為失敗,也處處受到別人冷落,遭受了無數的白眼。但是他在學上的成就,卻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他的每一首詩那都是足以令人驚艷,也足以令人感動,而他的作品中,也是處處表達了他一種高尚的品格。也正是這樣的一種品格,使得他歷來受到了人們的愛戴,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詩圣”。 圣人這一稱號可謂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想要獲得這么樣的一種稱號,除了有著過人的才華之外,還有就是那種高尚的品格,兩者缺一不可,如果沒有這種品格,那即使是再才華,也不可能會被后人稱為圣人。無疑杜甫不僅有才華,他的品格也是一流,這從他的詩作中,便是可以感受得到,盡管他在生活中極不如意,可是他依舊還是保持了一顆悲天憫人的胸懷,始終是心系天下,把自己僅有的一點愛,也全部給予了那些更需要關懷的人。 可能對于很多的詩人來說,他們或許很有才華,但是他們那種關懷之情,以及悲天憫人的情懷,那是無法與杜甫相比。這也就是為什么杜甫能夠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他的詩作也是一直在感動著我們的原因。他即使是描寫一些極為普通的事物,那也是帶著悲天憫人的情懷,譬如他的這首《春夜喜雨》,便是這么一首有特點的作品,而這首詩也是寫雨最為深情的一次,通篇短短的幾句,卻是成就一場春雨。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這首詩看似在寫雨,但他從這春雨中,看到的則是天下的普通民眾,正是由于有了雨,那么一年就會有更好的收成,人們的生活也就不用發愁,這也就是為什么喜歡會用“喜”字,而也正是這么一個字,立馬使得這首詩顯得很是生動,而又令人感動。這也正是杜甫最偉大的一個地方,他即使是寫雨,那心里所思的還是底層的普通民眾。這也使得此詩立意高遠,成為了他最經典的一首詠物詩。 首聯沒有任何過渡,而是直抒胸臆,直接描寫了這種春雨的好處,這樣的一種描寫,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靈魂高尚的詩人,“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對于雨來說,它們也是知道什么時節最好,每當到了萬物復蘇之后,地面上的植物這個時候開始需要雨,于是便會落下好多的雨來,以此來滋養這些萬物。 頷聯在這兩句中詩人又是進一步地表達了春雨的妙處,寫得也更加的入情入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每到的夜里,在那春風中便是夾雜著綿綿細雨,而這種細雨,也最是懂得體恤大地,使得這大地上的植物更加的有活力,也更加的能夠吸收到雨水,從而生長得更快。 頸聯詩人又是筆鋒一轉,從而又描寫了自己內心的一種感受,這樣的一種描寫方式,也是與前面的幾句,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此詩更為深情,“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在這樣的雨夜中,四周黑漆漆的一片,眼前的路也是看不清楚,只有那遠處的江船上還有盞燈火。這兩句更是立意高遠,充滿了詩情畫意。 尾聯又是以春雨作為收尾,從而也使得此詩顯得更為生動,也更加的唯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等到天亮了之后,看到那樹枝上的花朵吮吸了一整夜的春雨,顯得更加的艷麗,也更加的漂亮,整個錦官城,更是成為了花的海洋。最后這兩句,可謂是美得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杜甫的作品其實并沒有什么高超的表現手法,大部分的作品,也都描寫得很練,也很是直白,但即使是這樣的一種描寫,也是令他的詩作中,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而他的這首《春夜喜雨》,同樣的看起來很是普通,但是在這種普通中,卻是足以看見詩人的一片真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