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調精養氣神力功 預備勢 按順式呼吸,鼻呼鼻吸。兩腳 橫開與肩同寬,兩腳平直,腳尖稍 里扣。雙手下垂于兩大腿外側,掌 心均向里,掌指向下。下頦微收, 百會上頂揚眉怒目,眼視正前方。 見(圖5-25)。氣沉丹田,精神 圖5-25 飽滿。意念集中于臍下丹田處。站立1分鐘后,開始練功。 、九天攬月 按逆式呼吸,用嘴呼嘴吸,先吸后呼。接上勢,吸氣。 同時,雙手向前,外旋使掌指相對,掌心均向于襠前,用力 向上慢慢提起,高與眼平,掌心均向后,指尖相對,拇指側 向上。全身收緊,腳趾掌指內扣,胸膈上提,收腹展胸。見 圖5-26、27)。意念天地之精華氣由頭頂心,兩掌心和 兩腳心(稱之為“五心”)進入體內。 動作不停,吞氣。同時,兩掌內下旋,掌心向前,掌指 向上。全身放松,胸膈下降,腹部隆起。見(圖5-28)。 意念將氣吞入嘴田。 圖5-26圖5-27 動作不變,全身放松,舌抵上腭閉氣。意想丹田之氣沿 任脈上行至百會穴。 動作不停,呼氣。同時,兩掌直臂向上并掌慢慢舉起于 頭上方。掌心向上、掌指向后。全身收緊,胸膈下降,腹部 隆起。見(圖5-2)。意想氣由百會沿耳側下行過腋下, 經臂內側注入兩掌勞宮穴。動作還原,反復練習4遍。 圖5—28 圖5-29 二、鯤鵬展翅 釆用逆式呼吸,用嘴呼嘴吸,先吸后呼。接上勢,吸 氣。同時雙手向前,外旋使掌折相對,掌心均向上,于襠前 用力慢慢向上提起高與眼平,掌心均向后,掌指相對,拇指 側向上。全身收緊,腳趾掌指內扣,胸膈上提,收腹展胸。 見(圖5-30、31)。意念天地精華氣由“五心”納入體 內。 動作不停,吞氣。同時,兩掌內下旋,使掌心向前,掌 指向上,金身放松,胸膈下降,腹部隆起。見(圖5-32) 意念將氣吞入丹田。 動作不變,全身放松,舌抵上腭閉氣。意想丹田之氣下 行過會陰沿督脈上行于百會穴。 動作不停,呼氣。同時兩掌直臂向身體左右兩側慢慢推 出,掌心均向外,掌指向上,高與肩平。全身收緊,胸膈下 降,腹部隆起。見(圖5-33)。意想氣由百會沿耳側下行 過腋下經臂內側注入兩掌勞宮穴動作還原,反復練習49遍。 圖5-30 圖5-31 圖5-32 圖5-33 三、猛虎推山 釆用逆式呼吸,用嘴呼嘴吸,先吸后呼。接上勢,吸 氣。同時,雙手向前,外旋使掌指相對,掌心均向上,于襠 前,用力慢慢向上提起,高與眼平,掌心均向后,掌指相 對,拇指側向上。全身收緊,腳趾掌指內扣,胸膈上提,收 腹展胸,見(圖5-34、35)。意念天地之精華氣由“五心” 納入體內。 圖5-34 圖5-35 動作不停,吞氣。同時,兩掌內下旋,使掌心向前,掌 指向上。全身放松,胸膈下降,腹部隆起。見(圖5-36) 意念將氣吞入丹田。 動作不變;全身放松,舌抵上腭閉氣。意想丹田之氣沿 任脈上行至百會穴,再由百會穴返回沿任脈下行至丹田,由 丹田下行過會陰沿督脈上行至百會穴。 動作不停,呼氣。同時,兩掌直臂向前并零慢慢用力推 出,高與肩平,掌心向前,掌指向上。全身收緊,胸膈下 降,腹部隆起。見(圖5-37)。意想氣由百會穴沿兩耳側 下行過腋下經臂內側注入雙掌勞宮穴。動作還原,反復練習 49遍。 息是 圖5-36 圖5-37 四、五洋捉鱉 釆用逆式呼吸,用嘴呼嘴吸,先吸后呼。接上勢,吸 氣。同時,雙手向前,外旋使掌指相對,掌心均向上,于襠 前,用力慢慢向上提起,高與眼平,掌心均向后,掌指相 對,拇指側向上。全身收緊,腳趾掌指內扣,胸膈上提收腹 展胸。見(圖5-38、39)。意念天地之精華氣由“五心” 納入體內。 圖5-38圖5-39 動作不停,吞氣。同時,兩掌內下旋,使掌心向前,掌 指向上。全身放松,胸膈下降腹部隆起。見(圖5-40) 意念將氣吞入丹田。 動作不停,全身放松,舌抵上腭閉氣。意想丹田之氣 沿任脈上行至百會穴,再由百會下行沿任脈返回丹田,由丹 田下行至會陰分兩股沿兩褪內前惻下行至涌泉穴,由涌泉沿 兩腿后側上行,至會陰合為一股沿督脈上行至百會穴。 動作不停,呼氣。同時兩掌經胸前向下,腰隨之慢慢彎曲 前俯下壓,兩腿伸直。兩掌繼續前下按掌于地,兩腳前腳掌著 地,掌指相對。見(圖5-41)。意念氣由百會穴,沿耳側 下行過兩腋下經兩臂內側注入勞宮穴。另一股,丹田之氣沿 兩腿內前側下行注入兩涌泉穴。動作還原見(圖5-42)反 復練習49遍。圖5-40 圖5-41 圖5-42 收功 按第三章,輔助功練法的第四 節;收功法進行收功后即可結束。 見(圖5-43) |
|
來自: 容得草堂 > 《氣功 太極 八卦 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