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志要介紹一位日本插畫師 她30歲前從未拿過畫筆 曾在職場巔峰時毅然辭職 放棄穩定、高薪的工作選擇藝術的道路 如今已經是日本國寶級畫家 插畫家:清水裕子 現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講師 她的作品在世界插畫 范圍內影響深遠,備受借鑒 清水裕子是現居美國的日本插畫師,在插畫界被稱為被稱為是一個“不瘋狂不成魔”的女子。她作品多次登上《時代》、《紐約客》、《GQ》等知名雜志,在Apple、Microsoft、SK-II和Target上也能看到她的插畫。 與SK-II合作的插畫 ▽ 清水裕子的插畫主題較多以東方水墨畫形式結合現代元素進行創作,擁有獨特強烈的風格。在她的畫中古典與狂放同時沖突存在,加之大膽復古的配色,給人積極深刻的印象。 因此清水裕子也被喻為是“致力于創作溝通藝術和新式美國畫”的出版設計者和“新式美國畫”的出版設計者,曾入選《日本新聞周刊》被評為“全世界注目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 但是這樣矚目的插畫大師卻是半路出家,清水裕子出生成長于一個傳統的日本家庭之中,11歲時她隨做生意的父親一起去美國生活,四年后又回來日本讀高中。 在日本讀完高中選擇就讀大學專業的時候,清水裕子很想選擇最感興趣的藝術,但父母不贊成她學藝術,希望她以后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年輕時候的清水裕子態度也不是那么堅決,于是順從父母的意思,進入早稻田大學學習廣告營銷。 就這樣,讀了4年市場營銷和廣告后的清水裕子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公關公司就業。剛進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她就發現自己和公司格格不入。 沒想到這一入行,就在里面庸庸碌碌地磨了10多年,直到在工作中清水裕子遇到了兩個令她感到非常痛苦與憤怒的上司。 但也正是因此,清水裕子驚覺,自己不應該再浪費時間,她決定回歸自我,去做真正值得自己貢獻一生的事業,而這個事業正是繪畫。 她說:“我并不討厭工作,也拼了命的想要融入 '辦公室’ 這個小社會,但當我快到三十歲的時候,我開始認真思考未來的歲月還要不要繼續這樣下去,清水裕子回憶道,“想了很久,最終答案是 'NO’。” 辭職后,清水裕子來到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學習插畫,四年里依靠以前的積蓄讀完大學與研究生,拿到藝術碩士后才正式開始插畫師生涯。清水裕子說:那段日子是最快樂的,第一次體會到選擇自己要的生活有多充實與滿足。 從藝術學院畢業后清水裕子開始接單,在一個陌生的國度里,沒有名氣,沒有人脈,她只能憑實力從最低層慢慢做起,有時候一個月一張單都沒有,但她沒有退路了。 在這期間她很窮,但是她很快樂。沒有什么比能以興趣為事業更令人興奮了,跟隨自己的腳步規劃工作,雖然沒人能幫助自己,只能自立自強,但很自由。 對于自己所經歷的這些,她說:“人生就是一個又一個十字路口的抉擇,很多人都告訴你應該做這個和那個,但你需要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只有它才會告訴你你的特別之處在哪里,這時,你才會明白真正必須要做的是什么。” 清水裕子的畫,將典型的日式美學、浮世繪的細膩畫風和豪放的美國性子神奇地交融在了一起。用色大膽,夾雜著一絲情欲,在生命中融入了荒誕感,給人一種新穎的獨特感受。 她的繪畫主題結合了天真與陰郁,魅力、煩惱與諷刺,卻又極具誘惑力。仿佛觀者不知不覺就掉入了她作品中的“深淵”,讓人想一探究竟。 對于這種畫風,清水裕子卻這樣說:“人們常常會說我的插畫融合了傳統日本藝術和當代歐美藝術,我覺得不無道理,當西方人看我的作品,他們會覺得它十分日本,而當日本人看完后會覺得十分外來貨。” 她的想象力狂野自由,線條奔放細膩,看上去毫無保留。詭異有趣的人物造型,巧妙又不切實際的戲劇性組合,奔放的線條無邊無際的延伸,浮世繪里的妖怪造型和高科技緊緊擁抱,海洋,天空,大地,萬物的影子在她的畫面中,帶我們進入一個光怪陸離又色彩大膽的世界。 她堅持手繪,喜歡水墨,每幅畫都用黑色墨水做初稿,翻閱她的作品集,很多黑白畫面會比彩色畫面更有沖擊力。
作畫過程 ▽ 而當問起畫作的靈感來源時,清水裕子認為插畫并非魔法,雖然有靈感支撐,但也需做大量的資料搜索,方可了解需要畫的主題,隨后才能想到更好的點子。 “從事一份大部分內容都是創作的工作,你需要大量的充實自己才能完成更好的作品。我十分珍惜那些花在獲取其他信息上的時間,我要抓緊時間了解一些與插畫并沒有直接關聯的事情,或是一些與我創作主體無關的東西。所以有時逃避現實是生活中非常必要的一部分。” 一路走來,30歲前從未拿過畫筆,53歲一步步苦練終成世界知名的插畫大師。現在的清水裕子事業蒸蒸日上,時不時也搞一些跨界小創作。 而這一切只因為她擁有了重頭再來的勇氣 所以只要熱愛,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