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的好處大家都知道,可以引上浮之氣下降,收全身散亂之氣入丹田,治病強身,甚至練出內勁,突破人體的筋骨桎梏,實現身心的大自由。中藥雖可治病,但是卻無法改變體質,更不可能讓失去的元氣重新回來,這點唯有站樁可做到??墒钦緲犊雌饋矸浅:唵?,實際練起來卻非常難,許多人站樁很多年,最終也沒有成果,還有不少傷了膝蓋被迫放棄。本篇我們來講下站樁難在哪里,究竟該如何解決。 初學站樁,往往會被一些名詞搞的頭暈,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斂臀,落胯圓襠等等,很多人會按這些名詞去調整樁姿,結果卻適得其反,各種出偏。因為這些名詞都是功力達到后,自然會調整的,很多是筋骨松開后,身體下意識的反應,不可去過于追求,越追求越不對,因為太過追求,就會是肌肉在用力去模仿,而不是筋骨抻拔的勁。 比如含胸拔背,不是故意去把胸口含著,把背拉著,而是脊柱撐開拉長,胸口自然就內收了,背自然就拔了。虛靈頂勁,不是用頭去頂,那是用的頸部肌肉,而是頸椎骨撐開,自然頭就頂起來了。一切都是筋骨內部氣到了之后的動作,不能靠人為去用肌肉控制。 那既然如此,我們站樁如何才是正確的,不走偏路呢?又或者站樁的重點是什么呢?我們來看一張圖,道長自己隨手畫的,圖中大小腿是九十度的,只是為了方便作圖說明,初學者沒必要追求這么低。 如圖所示,總的來說,要完成一個好的樁架,首先在1處,要有一個向下的作用力,然后圖2處有一個提著的作用力,如此一來,圖中3的地方,就是畫虛線的那一塊,就可以自由的放松的往下沉墜了。 也就是說,1和2固定住了,3就可以完全放松,3為人體的脊柱和胯骨所在的位置,這一塊都不要用肌肉使力,讓其通過自身的重量下沉,脊柱就會逐漸被拉開,脊柱松到一定程度,每次呼吸就能斂氣而入,命門之處的彎曲就會逐漸被填平,丹田的區域就會擴大,積蓄到足夠的張力時,丹田就能吸氣而入了。 看起來簡單,但是由于初學者,1和2都很難產生圖中所示的力,所以導致脊柱,大腿,膝蓋都是繃緊的狀態,很難松下來,所以站的很累,而且很容易傷膝蓋。 于是我們就要分步驟來解說。首先,圖中1處的向下的作用力,主要來自于身體的重力,但是這個重力有一個向下傳導的過程,尤其是傳導到膝蓋的時候,若膝蓋的氣血不夠足,膝蓋外的筋就很難產生足夠的張力來承受身體的重量,膝蓋軟骨之間擴充不開,就會造成軟骨之間磨損受傷。 許多站樁和打太極之人,很容易就會磨損膝蓋骨,最終害怕站樁打拳。包括很多大師都是膝蓋常年處于傷病狀態,年輕時能扛,年老就會發作。 要想膝蓋不受傷,光靠糾正動作很難做到,主要是要靠膝蓋筋膜之力,筋膜有力,自然能撐開防止傷骨。而膝蓋是否有力,其實一蹲下去自己就知道?,F在的人大多數腎氣比較弱,腎氣主下半身的力量,腎虛則腰腿膝都無力,所以站樁低一點就很容易傷膝蓋。 為什么很多中藥比如杜仲,牛膝,都是補肝腎的,其實就是引氣血下行,氣血下沉,腎氣就足了。很多藥材都說補肝腎,強筋骨,也就是這個意思,味苦性重的大多能降氣入腎。 所以能站樁站好的,多數都是身體底子比較好的人,腎氣足,再肯下苦功,就能有成就,而腎虛的人,怎么站都不對勁。以前古人練樁功,都是從童子時站起,那時筋骨有力,腎氣充足,一上來就是低樁,很容易出功夫。你若是學他,同樣的姿勢,他不費力,但是你已經受傷了。 那么腎虛之人該怎么辦呢?如何才能讓膝蓋有力呢?經道長研究,可以直腿站,雙手疊放于丹田于中脘之間自己覺得最舒服的地方,或者自然下垂都可以,怎么舒服怎么來,全身放松不用力。 眼睛必須閉上,眼一開神就會外馳,氣就散了。如果能入靜是最好,如果實在心煩站不下去,就可以聽點音樂,或者聽聽節目,若是入靜了,就心意內收,外面的聲音就聽不進去了。 這個方法很簡單,但是就是需要靠時間去磨,去積累,就像一個沙漏,靠時間讓上面的沙子慢慢的沉到下面來,這個過程比較長,一般每天站兩次,如果早晚上有一次能站到兩小時以上,另一次站到一小時以上,就會逐漸感覺到下半身開始變得有力,堅持不間斷幾個月之后,再屈膝站樁,就會發現膝蓋變得有力了,此時再開始正常站樁,也可以先直腿站一會再屈膝站。 第一步解決后,再來看2的地方,這里也很關鍵。很多人一站,腿和膝蓋還沒什么感覺,就發現肩膀特別酸,特別累,胳膊也很累,感覺抬不起來。 這個原因,主要是因為脊柱不直。現在很多人都是電腦族,長期下來駝背,頸椎前突,站著的時候脊柱不是一條垂直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氣虛,中氣無法讓夾脊的位置撐起來,于是就會逐漸變駝。就算正脊,也只是短暫恢復,過不多久就又駝了。 脊柱不直的話,這個2的作用力,到了駝背的位置,就會斷力。斷力點以上的部分不能垂直的擱在脊柱上,肩膀就會拉住上半身不讓它往前倒,于是肩膀就會因為長期緊張和受力而僵硬,站樁的時候,由于靜止不動,就感覺特別明顯,肩膀累,手臂抬不起來。 如果脊柱能垂直的話,背靠墻就是很輕松的后腦勺貼墻,若是駝背厲害,強行后腦勺貼墻,就會感覺胸是挺的,很不自然。 解決2的問題比解決1的問題更難一些,2的問題解決了,頸椎病和肩周炎之類的就都會消失,脊柱就形成了一條線。大多數人只能解決一部分,能讓脊柱不過分駝背即可。 解決2的問題主要靠揉腹和做脊柱拉伸運動,揉腹是為了讓中氣變足,兩手疊放揉中脘穴即可,若是想同時解決1的問題,可以站著揉。揉一段時間后,中氣強了,就可以面對墻,雙手舉起來貼在墻上,頭往后仰,以那個斷點為支點,一點點的把脊柱反著拉伸回來。 這個動作靠文字和圖很難表述,這個大家可以自己去感覺,總之就是讓脊柱和頸椎像伸懶腰一樣的拉的舒服,拉成一個C形就是對的。中氣虛的要先揉幾個月,中氣不虛的可以直接用這個鍛煉方法。 當脊柱拉伸變直后,肩膀就會像掛在身上一樣舒服。還有就是常坐辦公室,或者經常打游戲之人,效果就比較慢,每天鍛煉半小時,然后坐8小時又坐回去了。脊柱恢復的階段,坐著就會比較難受,就像獲得自由之后再被束縛起來就特別不舒服。 等1和2的問題都解決了,再站樁就會更加輕松,身體重量前期落在涌泉穴,3的地方就放松,剩下的就是放松與入靜即可,所有的都不用想,逐漸氣沉下來,骨盆處后腰處都會逐漸受力脹痛,以后就是開胯階段了。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好看到高以翔錄節目的時候猝死,讓人不得不警惕健康的重要。長期熬夜,人體的氣就容易上浮,氣不沉則心火不能下降以暖腎水,直到氣浮到一定程度突然脫開外散,心臟就會驟停,神就散掉了。 站樁之后就更加能體會氣的上浮與下沉,一旦有上浮趨勢就要感覺站樁或揉腹,身體就不會產生高血壓之類的病變。在辟谷階段也是如此,辟谷中氣漸漸虛弱,若是做不到氣沉,就會脫散而死,道長辟谷可到60天,也是靠的如此方法鎮住中氣,而近期所謂的喝風辟谷事件,若是沒有降氣方法,對于一些虛弱的人來說還是比較危險的,不建議普通人隨意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