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失代償期的肝硬化、胃底食管靜脈曲張、脾大導致的嘔血,有兩種治療方式——一種是外科手術,比如說脾切除,門奇靜脈斷流術;另外一種是剛剛說的tips手術。 這種手術,進入臨床的時間還沒到三十年。 1988年,德國學者rihter等首次將經頸靜脈途徑肝內支架門體分流術應用于臨床,并于1991年報道了16例成功的經頸靜脈途徑肝內支架門體分流術。 其后zel(1991),rg(1992)相繼報道了成功的經頸靜脈途徑肝內支架門體分流術結果。 199年經頸靜脈途徑肝內支架門體分流術術在各國得以推廣應用。 國內開始手術是21世紀的時候,中國醫科大學的徐克老師率先開展的。 因為難做。 特別難做。 即便是完成了手術,術后死亡率也極高。 但如果患者能熬過去,術后生存質量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是一種患者獲益很大的手術術式。“肝性腦病,沒辦法預防的話,就只能通過氨基酸等藥物來控制。”蘇云回想tips手術的過程與肝性腦病的險惡,話也不敢說的太滿。 是一個五十多歲的男患,臉色蠟黃,黑氣籠罩,正趴在病床上,下面放了一個臉盆,他在不斷的、一口一口的嘔著黑色的靜脈血。 畫面陰森詭異,宛如地獄。 濃重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鄭仁看了一眼視野右上角的系統面板。 一片紅色映入眼簾。 患者診斷是:失血性休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償期、頑固性腹水、胸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脾臟切除及食管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后。 做過脾切除和門奇靜脈斷流術了啊…… 鄭仁本來還在兩種術式之間猶豫,現在不用想了,直接準備做tips手術吧。 “三天前出現嘔血,因為做過脾切除、門奇靜脈斷流術,所以只能選擇保守治療。”夏主任沉聲介紹病情,“三組靜脈止血藥物加上口服正腎冰鹽水,出血得到了控制。本來準備轉院到帝都去做tips手術,但沒想到聯系救護車的時候,再次發生大嘔血。” 已經用了三組止血藥物,加上正腎冰鹽水,可以說已經算是極量了。 即便再加上四組、五組止血藥物,也沒什么效果。到時候腦梗、心梗等并發癥一旦出現,更加棘手。 局麻下經右側頸靜脈進行穿刺成功后,利用導管導絲及穿刺針打通了肝靜脈與門靜脈通道,對門腔靜脈穿刺通道進行球囊擴張并精準釋放支架。 tips手術的難點在于穿刺針打通肝靜脈與門靜脈的通道。 這是盲穿,只能憑經驗……還有運氣。 不管多高的水平,在tips手術面前,要是運氣略差一點,都無法完成這種手術。 所以,tips手術號稱是介入手術皇冠上最璀璨的珍珠,是有道理的。 幾十針打上去,根本沒辦法穿透肝靜脈,找到門脈在肝內的分支靜脈。 好難……幾十針的穿刺失敗,不會導致患者猝死。 穿刺針并不粗,肝臟是實體臟器,針道帶來的損傷,很快就能用實體臟器產生的壓力壓迫止血。 但要是再多失敗……怕是肝臟都會被穿刺針穿爛…… 大概能容忍的失敗上限是20-30次。 捋了一遍,難點只有一處,那就是穿刺針在門脈里受到血流的影響,干擾自己的判斷。 那么從影像學入手呢? t?核磁?磁共振增強明顯不是用來看血管的,它對腫瘤組織的動脈血供判斷有著明確的指導意義。但是用來判斷靜脈血供,就力有未逮了。 那平掃呢? 64排三維重建呢?這臺手術,急診和非急診,嘔血和頑固型腹水,有著巨大的差別。 一般慢診tips手術,患者平臥,頸部局麻。要是穿刺的時候患者感覺到疼痛的話,一支杜冷丁就能解決問題。 而急診tips手術,患者在嘔血,絕對不能采用仰臥位這種體位。否則患者一嘔血,出現誤吸,那可是會直接要命的。 所以,患者只能采用側臥位這種別扭的手術姿勢……手術要碰運氣,穿刺幾十次,肝臟損傷嚴重,加上術后大概率出現肝性腦病。 無論哪一點,都給醫生們足夠的理由來放棄手術。 因為肝靜脈很粗,導絲在肝靜脈里太曠,導致會不斷的漂移。 鄭仁對了一下方向,做了最后的調整,扣動穿刺針按鍵。 毫無意外,穿刺失敗了。 他沒有失望,因為鄭仁知道,這次穿刺的目的是定位,而不是成功。 這次穿刺,只是為了在影像上留下一個痕跡,作為標記的靶點。 鄭仁專心的看著影像,心里已經有了患者肝靜脈、門靜脈的三維立體圖形構建。 “向上1.5cm,角度右偏15度。”鄭仁一邊移動導絲,一邊說到。 鄭仁肯定操作導絲,沿著血管壁走,用血管壁幫著固定導絲。雖然作用不大,但也要比四周空蕩蕩的好很多。 這里涉及到手術手法的問題,是用經驗堆積起來的手感,蘇云知道。 至于右偏15度,是告訴自己固定導絲的時候,手應該保持的角度。 “向后0.3cm,右偏10度。 第二針,本來是嘗試性的穿刺,更主要的目的是做另外一側的定位,然后確定門脈就在兩者之間。 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導致大量靜脈血積壓在胃部,這種生物性質的刺激,不是人為能控制的。 就像是打嗝,就像是發燒,不是人為能控制、改變的。 雖然最關鍵的一步解決了,剩下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留置帶膜支架。 支架的選擇上,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不帶膜的支架,穩定性會很好。就是一個變成桶狀的鐵絲網,在肝臟內由肝實質固定,摩擦力很大,很難術后脫出。 但問題在于,肝臟的再生能力實在是太強大了。 一段時間后,或許是一年,或許是幾年,支架有可能被再生的肝臟堵塞,TIPS手術建立的通道重新閉合。 而帶膜支架,因為支架與肝實質的摩擦力不夠,雖然避免了肝臟再生后重新閉塞通道的可能性。但是,需要更高的手術手法,盡量把支架固定住。驗,和對各種文獻的研究,還是選擇了帶膜支架這種術式。 他有信心,把支架穩定的留在穿刺針的通道里。10mm帶膜支架被蘇云順著導絲穿了上去。 兩人換手,配合起來幾乎沒有縫隙,熟練、默契的一塌糊涂。 支架順利進入。 因為是現實中第一臺TIPS手術,而且患者不時的嘔血、躁動,位置隨時有偏離。 所以鄭仁一直踩著線,為的是能實時觀察到導絲、支架的情況。 但是患者的狀態,要是不能快速解決門脈、胃底靜脈壓力增高的問題,怕是會因為大量出血導致死亡。 患者剛剛劇烈的嘔吐,導致有嘔吐的血被誤吸到呼吸道里。 隨之,監護儀瘋狂的報警聲響起,囂張無比。謝伊人迅速把已經準備好的吸痰器打開,一根吸痰管順著患者的嘴角插了進去。 “不夠。”夏主任大聲說道:“給我吧。” 她從謝伊人手里搶過來吸痰管,然后看了一眼鄭仁,道:“我要從患者鼻腔插入吸痰管,或許會有躁動。” “等一下,給我十秒鐘!”鄭仁沉聲道。 吸痰管從鼻腔進入,會誘發劇烈的刺激,導致患者咳嗽、干嘔等癥狀。 對于剛剛穿刺成功的導絲而言,它就像是一艘小船,隨時都會被滔天巨浪淹沒。 而患者的狀況,基本不會留給鄭仁下一次穿刺的時間了,血壓已經岌岌可危。 這次誤吸的搶救成功,或許就意味著患者嘔血搶救的失敗。 雙支架,臨床又稱支架摞支架,是近些年來普外、介入科醫生研究出來的一種改善術后肝性腦病的方式。 如果最開始下一根比較細的支架,雖然肝性腦病得以控制,但是因為靜脈血流出通道狹窄,并沒有辦法徹底改善患者門脈高壓的癥狀。 兩個支架下進去,流出道縮窄。在完成手術后,患者出血減少,之后根據肝性腦病的輕重程度,決定什么時候取走較細的第二個支架,徹底改善患者的門脈高壓癥狀。 這是最為妥善的措施。 當然,問題也有,而且很大。 支架摞支架,要求兩個支架重疊的特別好,不能有參差不齊的情況。 要是參差不齊,差距過大,會導致里面的支架固定不穩,有可能隨著血液流動而脫落。 要是那樣的話……后果會很嚴重。 點評:因為靜脈血有一部分沒有從肝臟內經過,少了肝臟代謝的過程,所以特別容易出現肝性腦病。這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精神類疾病的緣由之一吧。 鄭仁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這種方式。 因為在他的視野右上角的系統面板里,提示患者已經出現肝性腦病的癥狀,雖然比較輕微。但這意味著術后患者肝性腦病會很重,甚至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門脈與肝靜脈的通道建立之后,門脈高壓的緩解是立竿見影的。患者胃底靜脈出血馬上得到了緩解。 胃吐血往往是靜脈血,如果是動脈血那會很快死亡的。 ,手術做的很漂亮,而且留置了兩個支架,流出道比8mm還要小一點,出現肝性腦病的可能性要比單支架小很多。 ,上世紀60年代,是乙型肝炎大規模爆發的年代。 80年代末期開始,乙型肝炎基本得到了控制。雖然不像是脊髓灰質炎一樣被消滅,但沒有了從前那種迅猛的傳染勢頭。 也就是說,那批得了乙肝的患者,現在正是60歲左右的年紀。 如果沒有常年口服恩替卡韋來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活動度的話,應該出現像是夏主任說的那名患者一樣的癥狀。 能做TIPS手術,改善患者門脈高壓的癥狀,會大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與生存質量。 也是留兩個支架,減小流出道內徑的主要原因。 等患者適應了,就可以取出第二枚支架,患者以后再嘔血的可能性也就直線下降了。 鄭仁去詢問了一下患者的情況,并且讓患者做了幾道簡單的數學題,比如說74+7+7+7=?這類的題目。 如果患者有輕微肝性腦病癥狀,這類題目做起來還是有相當難度的。 但數學題,只能加一兩次。 加多了,一般的醫生都算不明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