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螳螂拳的基本訓練方法 螳螂拳的練功程序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順勁增 力,又稱基本功,主要有柔合功(指肩、腰、胯、腿的柔韌性和 靈活性的訓練)、運行功(基本的拳法、掌法、勾法、腿法、步 法、身法的訓練)、樁步功(步型和站樁的訓練)第二階段為習 打積功,又稱技術訓練,主要有初合功(簡單的技術組合動作) 積成功(練習螳螂拳所必須的功夫,如玉環步的訓練、手法訓 練、胳臂勢、踢打沙袋、鐵砂掌、摔摜、擒拿等)、習打功(技 術套路和散打等)。第三階段為排靠運氣,又稱專項素質訓練, 主要有排體功(打、按、擦、揉身體各個部位)、靠體功(用拳、 腳和物體硬碰、硬靠身體某些部分)、運氣功(集意順氣),氣達 三節”、“四梢 第一節順勁增力 螳螂拳十分重視順勁增力的基礎訓練,學習武術套路之 前,必須進行基本功的訓練。其目的是訓練和發展各關節、韌 帶及肌肉的柔韌、靈活、伸展、彈性、力量、周身協調及呼吸 調節等最基本的身體素質。不僅使練習者身體各部分得到較全 面的鍛煉,而且去其“僵勁硬力”,學習運用順力活勁,為進 步學習、掌握武術套路,提高技術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柔合功 主要是對腕、肘、肩、腰、胯、膝、踝等主要關節和腿部 韌帶進行訓練。尤其是肩、腰、胯三大關節和腿部的力量、靈 活及柔韌性,直接影響著武術技術水平的提高和進步常言道: “練拳不活腰,終究藝不高”、“打拳不溜(踢)腿,一生冒失 鬼”。靈活的關節和柔韌的腿功是學習和掌握各種武術套路的 重要專項身體素質。 ()腕關節 1.轉腕動作說明:(1)兩臂微屈前平舉,與肩同寬,五指 并攏屈腕豎起(圖2-1);(2)兩臂外旋,同小 時兩掌以腕關節為軸,在臂內側向后、 向下、經前、向上弧形繞環一周;(3)續 內峽) 做第二次。反向回轉數次。 要求與要點:腕關節盡量內屈,肩 肘下沉,不得抬起,目光隨手轉移。 2.挑鉤動作說明:(1)兩臂側平舉, 與肩相平,五指并攏,掌心向下;(2)兩 釣背I手猛然向上抖腕挑起,掌指向上,如同(圖 2-1);(3)掌變鉤手,下垂內鉤(圖2-2)y (4)恢復第一動作后,繼續做第二次 要求與要點:(1)抖腕上挑時需要有 力,掌心向兩側,臂微屈;(2)變鉤手時 盡量屈腕,臂伸直;(3)沉肩、垂肘。 圖2-2 3.推腕動作說明:(1)兩手五指交 注:圖解中實線箭頭表示右手和左腳下一個動作的路線方向,虛線 箭頭表示左手和右腳下一個動作的路線方向虛點線表示腰部左右擰轉 的方向。 叉相扣,屈臂上舉于胸前,掌心向下;(2)左 掌向右橫推,使手腕向下彎屈y同時右掌向左 橫推,使手腕向上翹起,掌心均向左(圖2-3); (3)兩臂橫拉,恢復第一動作后,繼續做第二次。 要求與要點:兩臂左右橫推要均等,不宜 過猛,前臂要保持水平,盡量屈腕,不要聳 肩。目視兩手 4.翻推掌動作說明:(1)兩手五指交叉 相扣,掌心朝向身里,屈臂平舉于胸前y (2)兩臂同時內旋向里、向下轉腕,至掌心 圖2-3 向前時,直臂前推,與肩同高 (圖2-4);(3)恢復第一動作后, 繼續做第二次。 要求與要點:向前推掌時, 臂要伸直,兩手交叉扣緊不得松 動,目視兩掌 圖2一4 5.刁腕動作說明:(1)右手 持40-50厘米的棍棒,前平舉,與肩同高(圖2-5);(2)臂內 旋,使棍棒在臂內側向上、向后、向下屈腕回轉,至正前方時, 腕關節猛然上屈,使棍棒上挑;(3)繼續上動,臂外旋,使棍棒 在臂外側按(2)的動作進行;(4) 恢復到第一動作,繼續做第二次。 要求與要點:(1)刁腕實 際為一個左右立圓劃圈的動 作,要連貫進行,不要中斷 (2)臂微屈,棍棒盡量近臂運轉, 目光隨棍棒轉移;(3)左右手都 要進行訓練,做幾組后,換左手練習。 6.摟採腕動作說明:(1)甲乙相對站立,距離兩步左右。 甲左腳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時左拳內旋向乙的胸部平沖, 拳心向下(2)乙右腳向后退半步,重心落于兩腿,左掌前伸以 小指一側附于甲左手腕處(圖2—6);(3)乙左手向外、向下抖勁 轉腕,摟採甲的左手腕(圖2—7);(4)恢復到第一動作,繼續做 第二次。 要求與要點:(1)摟採時要用力外撥,但只用胞勁,不用臂 力;(2)左右手均要進行訓練,做幾組后,換右手練習。 9 圖2-7 擰腕分平擰腕、縱擰腕、橫擰腕三種 ①平擰腕:動作說明:(1)兩臂前平舉,與胸同高,兩手緊 握直徑為6-8厘米、長約20厘米的圓木;(2)一手向前向下, 另一手向相反的方向同時屈腕擰轉圓木,(3)恢復到第一動作, 繼續做第二次。 要求與要點:(1)兩手要靠腕部力量擰轉,使兩手附在國木 上轉動;(2)腕關節盡量卷屈,肘、肩下沉,不得聳起;(3)每 分鐘40-50次。 ②縱擰腕:動作說明:(1)兩臂屈肘上舉于胸前,右手在 上,左手在下緊握圓木,手心均向里(圖2-8);(2)右手順時 針、左手逆時針同時擰腕轉動;(3)恢復第一動作,繼續做第二 次。 要求與要點:擰腕時兩臂不要向前伸展, 腕部盡量卷屈;其它同平擰腕 ③橫擰腕:動作說明:(1)甲乙相對站立, 甲右腳向前上步,屈膝前弓,左腿在后挺膝蹬 直成右弓步,右手持一直徑約3-5厘米,長約 50厘米的棍棒,直臂平舉,手心向上;(2)乙右 腳向后撤步,挺膝瞪直,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圖2-8 步,乙左手以腕關節外側貼靠棍棒另一端,然 后抓握棍棒,并向外(左)擰轉(圖2-9)(3)恢復第一動作,繼 續做第二次。 要求與要點:(1)擰轉棍棒時,需用寸勁,臂不要翻轉,力 使棍棒在甲的手中旋轉;(2)左右手均要訓練,做幾次后,可換 左手練習。 左弓步 圖2-9 腕關節的訓練,在螳螂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鉤、摟、 採、漏、掛等動作,主要是靠手腕的功夫完成的。通過系統的 訓練,可以加強橈腕關節和腕骨關節的橈側屈腕肌腱、尺側韌 帶、橈腕背側韌帶、掌骨底背側韌帶、腕骨間背側韌帶等肌腱 和韌帶的力量、柔韌性及靈活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