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塞,可逐步發展成為心腦血管疾病,很多人都誤以為只有老年人才會出現心血管問題。 血管的變化階段 年齡的增長、生活習慣的改變等,都會讓血管處于不同的變化階段。 10幾歲的血管有彈性且柔韌:血管內壁沒有任何物質沉積。 20幾歲的血管開始出現沉積:攝入過多高油、高糖食物,運動又少,血管里的脂肪就會越來越多,為血管問題埋下隱患。 30幾歲血管開始出現斑塊:高油、高鹽、高脂等飲食;長期熬夜;缺乏運動;煙不離手;飲酒過度等都會加快血管老化,所以很多人30歲后就可能出現動脈粥樣斑塊。 40歲之后血管斑塊破裂風險增加,引起血管栓塞:隨著動脈硬化的加劇,血管變得狹窄,血流減緩,但當堵塞70%時,身體才會出現癥狀,如頭暈、心慌、氣短等。 因此,步入中年以后,心肌梗死、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迅速上升。 如果血脂檢查項目中: LDL-C(低密度脂膽固醇)又呈現“↑” 因為高血脂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動脈硬化的“罪魁禍首”,一定要警惕。 一個動作測試血管堵沒堵 人的手腕上能摸到脈搏。其實,人的足部也有一個明顯的能摸到的脈搏,位置就在足背正中最高點,輕輕摸,能感受到脈動。 對于輕度下肢動脈堵塞的人來說,平時能摸到這個足部的脈搏,證明我們的動脈血一直通到了足背部。 但若走的稍微遠些,腿腳有酸痛感,且伴有足背動脈消失,可能預示著發生了動脈血管堵塞。 一個方法自查血管堵塞 身體躺平,把腳抬高,角度45度左右,時間2分鐘,然后觀察自己的兩條腿。 三個動作,改善血液循環 ◆三角式,血液活起來 每天堅持做這個動作,可以拉通脊椎,腿部末梢血管,增加血液循環,消除背部疼痛。
◆常伸懶腰 兩手交叉于腹前,自胸至頭頂上伸似舉重樣,將腰帶起,如此數次。當身體長時間處于休息狀態,肌肉組織內的靜脈血管就會松弛,甚至出現血液淤積,使循環血量減少。伸個懶腰,會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較強收縮。在持續的伸懶腰動作中,淤積的血液又被趕回了心臟。 ◆每天大笑15分鐘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經常發自肺腑的大笑,對心血管健康極有益處。研究顯示:在看搞笑喜劇時,血管會擴張且有彈性;而在看嚴肅紀錄片時,血管會收縮。發自內心的開懷大笑,并持續時間15秒以上,可以帶動大腦產生內啡肽,擴張血管,減輕血管壁炎癥反應。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科學飲食,改進膳食結構,多吃玉米、洋蔥、茄子、海帶等對血管具有保護作用的食物,多做3個動作,能夠增強血管柔韌性、彈性,預防血管硬化。 |
|
來自: 昵稱cZwA4 > 《健康 長壽 醫療 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