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養生
“ 今日大雪節氣,雖然上海沒有下雪。 分享的是我身邊的小溫暖。 “ “大雪”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2019年大雪時間:公歷2019年12月7日 18:18:21,農歷 (己亥年(豬年)十一月十二,星期六,也就是今天。 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对铝钇呤蚣狻氛f:“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大雪時節分為三候:“一候鹖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人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為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還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 關于大雪的習俗,“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腌制“咸貨”。以備迎接新年之用。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節氣,河里的冰都凍住了,北方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人們可以觀賞封河,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 大雪養生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 中醫上素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所以冬屬陰,要以固護陰精為本,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出發,大雪節氣也適宜進補養生。 1、保暖護陽氣 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大雪節氣的特點是干燥,空氣濕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泄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 夜晚的溫度會更低,夜臥時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這樣則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形成等。 2、起居宜早眠早起 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斂神氣,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 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3、養宜適度 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 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4、養勿過偏 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于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 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范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 5、泡腳按摩 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干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 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6、要多喝水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 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于2000~3000毫升。 7、保持精神良好 冬天易使人身心處于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 8、通風健腦 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9、喝粥調養 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 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大雪節氣,最真摯的祝福給予最記掛的你,祝愿所有的朋友事事如意、大雪吉祥!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