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的出現,是我國書法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到東漢晚期,隸書發展到了高度成熟的階段。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呈長方形,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的出現奠定了楷書的基礎,提高了寫作效率。 《曹全碑》是漢代隸書的代表作,以風格秀逸多姿和結構勻整著稱,為歷代書法家推崇,是后代學隸書的”法門正范“。曹全碑文字清晰,結構舒展,字體秀美飛動,書法工整精細,秀麗而有骨氣,充分展示了漢隸的成熟。 從隸書開始,漢字的字體結構由線條轉為筆畫,學習隸書可以掌握毛筆書法的基本筆畫的寫法,也為以后學習楷書及草書打下堅實的基礎。 漢字的基本筆畫有八種,即橫、豎、撇、捺、鉤、點、挑,以下是曹全碑里這八種基本筆畫的寫法: ![]() 本人學書法比較喜歡閱讀書法書籍,讀到有價值的好書也愿意和大家分享。本文所引用的部分圖片摘自田英章先生主編的《隸書入門基礎教程》,僅作學習用,版權歸作者所有。 |
|
來自: mengk4fz0yyf5h > 《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