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能力是一方面,治理好班級是另一方面,這兩者可以說是缺一不可,治理好一個班級看似簡單,實際上里面有很多技巧,衡水中學一位班主任就分享了她的親身經驗。 首先,要學會身份的轉換,老師和學生表面上身份有著很大的不同,學生肯定是處于弱勢,很多老師都習慣把自己的身份擺得很高,和學生形成一種明確的差別,這樣是很難治理好一個班級的,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學生想什么老師也很清楚,什么時候用什么樣的身份去和學生交流溝通這個一定要把握好,有時就需要端起老師的身份,有時就要用朋友的身份去對待學生,只有學會了身份的轉換才能很好地去治理好一個班,相反則是會一團糟。 其次,尋找自己和學生的共同語言,時代一直在變化,老師上學那會和現在的學生是有很大的差別的,無論是感興趣的東西還是話題,都在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不能用老一套的思路去和現在的學生交流,那樣往往收不到效果,現在要做的就是善于去發現和當代學生的共同語言,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他們中去,教學起來也就更加的容易。 最后,遇事一定要公證,不要急于否定一個學生,這是治理一個班級的關鍵,學生在上學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千萬不要因為一個學生平時比較搗亂,在發生事情的時候不問清楚就急于下定論,這樣是治理班級的大忌,遇事一定要公正對待,誰對誰錯要先問清楚再去下定論,這才是老師的正確做法。 遵守好以上這些原則,治理好一個班級是很容易的。大家對此怎么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