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時代》是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創作的青銅人體雕塑作品,現藏于法國巴黎盧森堡博物館。 1875年,羅丹利用手中僅有的一點錢游歷了荷蘭和意大利。在那里,米開朗琪羅的雕塑作品征服了他,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在他心中油然生起,一股創作沖動爆發出來。 羅丹急忙趕到了布魯塞爾,花費了18個月的時間雕塑一尊男人裸體雕像。他請一個身材健壯的年輕士兵給他當模特。他讓這個士兵擺出左手拿著棍子,往前走動,眼前似乎被什么事怔住了,突然收住腳步,右手扶著自己的頭,抬頭呆望著的姿勢。這尊雕像和真人的大小一樣,羅丹給他命名為“被征服者”。 作品完成后,羅丹將其送到了巴黎世博會上展出,但并沒有引起人們強烈的反響。大家一致認為這尊作品太逼真了,它不過是真人的翻版,根本算不上藝術。評論家們甚至認為這尊雕像是用人體澆鑄而成的,他們批評羅丹是下流的騙子。羅丹認為這是對他藝術成就的侮辱,立刻向美術院提出了抗議。美術院則派了一個由五名雕塑家組成的評審團來到羅丹的工作室。羅丹在沒有參照任何模特的情況下,當眾塑造了一個男性裸體雕塑。羅丹的即興創作征服了評審團的雕塑家們,人們在一片贊嘆聲中承認了羅丹精確的解剖知識和卓越的雕塑技巧。對羅丹的攻擊立刻變成了一片溢美之詞。 這次事件以后,羅丹的朋友范·拉斯布爾建議他把雕塑上的那根棍子取消,將其改名為《青銅時代》。 《青銅時代》真實地塑造了一個勻稱而完美的青年男性人體,手法寫實,以“青銅時代”為題,象征“人類的最初覺醒”和“擺脫蒙昧”的深刻含義。 雕塑的整個體態和面部表情十分和諧。他的頭微向后仰,雙目合閉,好似即將從夢中醒來,面容呈現出一種平和的狀態,但眉毛輕輕皺起,表現出他內心的焦慮不安。他的體態非常自然生動,左腿支撐全身,右腿稍微抬上,腳趾微微著地,左手好似持杖,右臂舉起,手扶在頭頂,使軀干和四肢的肌肉隨之發生起伏變化。 整個姿態全然一副舒展全身、解脫束縛,開始發出內在力量的狀態。人物全身的輪廓結構均勻、完美,同時也體現了雕塑家精確的解剖知識。 《青銅時代》是羅丹的著名作品之一,從其中能看到青年羅丹在造型手法上追求嚴謹、緊湊、含蓄的風格,與他剛步入藝術世界的那種虔誠、堅定的信念。 相約智慧點匠客之家,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
|
來自: lixiujuan2012 > 《書法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