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胃五點“少點慢點淡點軟點暖點” 五經富有烈士紀念碑,有國之棟梁,是英雄誕生的搖籃。五經富鍋廠(四村)有一位曾毅良,乳名應時,字毅良,號國基,生于1908年4月8日。 毅良的祖父曾文煥是前清秀才,他的父親是名中醫生,毅良7歲入私塾,有兄弟八人,居長,自幼受祖父嚴格教誨,具家國情懷。1923年,入汕頭市警察教練所受訓,并且畢業于李濟深在廣東舉辦的武裝團體訓練所。 1929年,曾毅良投入19路軍;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軍號稱要四小時占領上海,曾毅良所在的19路軍等抗日將帥,抱著寸土不讓,寸草必爭的決心,奮死抵抗,激戰兩晝夜,打退敵人。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敵眾我寡,曾毅良連長憤然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大丈夫當立功沙場,馬革裹尸還,方不愧炎黃子孫!” (七七事變與盧溝橋) 臨行赴戰場時,曾毅良烈士,對他的妻子林陌鄉,還有懷中剛生下三個月的女嬰,含淚道別說:“我此去若不能生還,別悲傷,應該做一大光榮事,好好撫育孩子!”(這段話是他的堂妹親口講的) 1938年,曾毅良率領的部隊,跟日軍血戰數日,自己不幸中彈落馬,戰地醫生曾子玉(五經富人)為他包扎,希望他退回后方。 曾連長卻忍痛咬牙,繼續沖鋒。再次中彈倒下犧牲,時年30歲。 五經富曾毅良連長為國捐軀的英勇事跡傳回家鄉,鄉親無不垂淚。各界人士自動召開盛大追悼會,揭陽的最大長官,也親自參加這大會,并且講五經富抗日戰士請入忠烈祠,并且頒發抗日烈屬撫恤證。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應跨馬定太平。這是五經富英勇的炎黃風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