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附近總少不了一家文具店,就像小區旁邊總有便利店,屬于標配性質。標配的店鋪通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目標客戶明確,重復購買率高。客單利潤相對較低,需要不斷積累熟客,通過走量的形式提高盈利規模。 一般而言,文具店是小本生意,平時除大批量訂購和清理庫存外,鮮有打折促銷,更不說大張旗鼓地開展營銷活動。接下來,劉懸念故事要帶大家去了解的卻是一家特別的文具店,只要學生考試成績在90分以上,就免費送文具,不到1年凈賺8萬。 這所小學位于箱包市場旁,街邊都是皮具批發店,除兩家便利店外,最顯眼的便是那家文具店。文具店不大,只有40平米,各種文具擺得滿滿當當,看起來十分擁擠。老板年近50歲,長著一張十分嚴肅的申字臉,戴著一串菩提子,給人一種兇神惡煞的感覺。 小學的規模不大,生源大多來自箱包市場,每個年級只有2個班,全校師生加起來不到700人。這家文具店很早便存在,以前的老板是位中年大叔,長得溫文爾雅,為人十分和善,以前生意還算過得去,后來電商席卷天下,中年大叔入不敷出,只能將文具店轉讓出去。 今年2月中旬,長得兇神惡煞的新老板接手文具店,正好趕上開學注冊,他便沒有進行任何調整。本以為是旺季,再不濟也能賺到一點小錢,誰知由于他的長相問題,很多學生都不敢靠近,更不用說進店購買文具了。 長相是天生的,總不至于為了文具店去整容。新來的老板經過苦思冥想,費了大半個月,總算找到新的商業模式,那就是給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送文具。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活動僅限旁邊這所小學的在讀學生,已經畢業和轉學的學生也不能參加。 “只要是語文、數學和英語,平時單元測試的成績在90分以上,就能免費領價值2元的文具券,段考和期末的成績在90分以上,可以免費領價值5元的文具券,文具券可以拆分和累加,除特殊商品外,一般的文具都可使用文具券進行購買。” 活動剛推出,就快速傳遍整個校園,不僅學生和老師在熱議,就連家長也活躍起來。大家都在說,雖然價值不高,但是只要認真學習,考出好成績,就能獲得文具券。除了文房四寶,文具店還有體育用品、工藝禮品和精美飾品,只要積累夠文具券都可以免費換取。 十多天后,學校迎來第一次單元測試,在文具店的活動影響下,很多學生一改從前的學習態度,成績隨之出現小幅提升。粗略計算,全校學生90分以上的試卷占百分之二十,三科加起來大概有300張。 學生們壯著膽子拿試卷到文具店,老板確認學生證和成績后,便拿出一沓印有“2元”字樣的文具券,填上學生的班級和姓名,在收銀機簡單錄入領取信息后,便將試卷和文具券遞到學生的手上,全程不到兩分鐘,而且非常簡單便捷,一句話都不用說。 學生拿著自己的文具券去換文具,老板也很爽快,根據文具券的總面額,實行多還少補。學生們都換到了自己所需的文具,文具店的名氣瞬間打響。雖然平時花錢購買文具的人還是很少,但是每過一兩個星期,就會有一批學生拿著試卷來領文具券。 老板非常信守承諾,只要學生符合要求,全都送上文具券。現在接近年底,有人大概估算一下,這家文具店老板送出去的文具券總面額大概有10萬元,成本至少6萬元。文具店老板口中親自透露,今年的銷售總額大概有25萬元,利潤大概是15萬元。 扣除送文具、房租和人工等成本,文具店賺到的錢不到3萬元,文具店老板卻說自己凈賺8萬元。別人很好奇,老板也沒有藏著掖著,直接說出真相。原來學校家委會負責管理各班的班費,每年大概能產生5萬元的收益,以前都是用于統一購買文具。 文具店老板知道后,直接找到學校家委會,提出考高分送文具的學生激勵計劃。送出去的文具都會按成本價折算,由學校家委會出錢。此外,學生需要統一訂購文具時,文具店老板會給予最大的折扣。 現在還沒滿一年,學生的整體成績便顯著提升,大家都對文具店老板贊不絕口。從本質來說,文具店老板走的仍舊是沖量模式,不過他巧妙地抓住了學生群體的特征,以家長的痛點為切入點。在實體店難做的大環境下,不離根本,積極思變,方能屹立不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