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教育資源也面臨著在全球范圍內的重新調整與配置,尤其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國家,在經濟水平迅速發展、開放程度不斷加深的同時,教育發展的國際化與多元化需求也在不斷攀升。 國內中高職院校也都意識到,必須進行改革創新,而要改革創新就要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 我國中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分為辦學機構和辦學項目兩種類型。根據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臺公布的名單,截至2018年1月19日,在辦的、“經地方審批教育部備案的實施高等專科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共224個,機構共17個,成績斐然。 2018年職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2018年職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注:以上所有項目均由各省、自治區教育廳審批通過,學制3年,每年招生1期。除標注外均納入國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辦學層次和類別為高等專科學歷教育,中方頒發普通高等教育專科畢業證書。 從地域來看,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2018年在辦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或機構。其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數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別是江蘇省55個、浙江省22個、廣東省19個、上海市和山東省均為16個,四川省與河北省均為12個。中外合作辦學在我國東、中部經濟發達地區的職校發展的項目較多、范圍較廣。 外方(或港澳臺)合作辦學院校所在國的分布上,可看出,排名前五的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43個,美國41個,加拿大37個,韓國20個,新西蘭和英國均為14個。這些國家經濟發達、科技先進、職業教育產業化明顯。 中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的主要專業集中在會計、市場營銷、旅游管理、電子商務、學前教育等文科類專業。 我們可喜的看到,中外合作辦學已呈雨后竹筍、星火燎原之勢,中外合作辦學對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 加強辦學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一方面能提高地方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和國際化水平,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熟悉國際規則,能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國際化應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通過引進新的優質教育資源,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實現中外教育教學優勢互補,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學習能力提高,讓更多的學生受益,實現雙方共贏;最后,能不斷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共享優質教學資源,互相學習、互相借鑒,推動中外合作雙方教育事業再上新的臺階。 但在我國的職業教育領域,中外合作辦學尚不完全規范。雖然各院校在辦學性質、經費來源、生源質量等各方面存在差異,辦學模式也不盡相同,但基本都面臨以下欠缺政府指導與幫助、學生資源不穩定、低水平合作多、教學成果堪憂、發展缺乏保障以及能夠實施雙語教學的教師短缺的現實問題。 無論如何,中外合作辦學還是職校增強國際教育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之一。誠然,職校在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時面臨的困難和窘境還將在相當長時期內存在,我們不能逃避,必須主動應對,盡最大努力克服: 相信,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投入的增加、職校的內涵式發展,各個職校中外合作辦學工作一定會越辦越好,教育交流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將進一步拓展! 文末小調查: 老師們也都陸續放寒假了吧,相信在過去的一年里您都在聚焦職教參加了不少培訓班,收獲到了不少教學技能。2018年,你最關注哪些最新的教育教學趨勢?你最想參加哪方面的培訓班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