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梅花、蘭花、竹子,一直是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而且它們也是代表了一種精神,也被后人稱為君子。這些花雖然看似稀松平常,但是又與眾不同,菊花是在秋天開花;梅花又是在冬天開花;蘭花開出來的花又是極為優(yōu)雅;竹子則是堅韌不拔,無論是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那都是能夠生存下去。正是由于這種獨特的特性,使得無數(shù)的文人雅士用手中的一支筆,孜孜不倦地贊美這些花朵,為此留下了很多優(yōu)美的名篇佳作。 那么以菊花來說,僅僅唐詩里面就有好幾首《菊花》,并且寫得極為唯美,例如李商隱的《菊花》里面就有這樣的詩句:“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這是描寫了菊花的外形,也充分地說明了詩人對于菊花的喜愛。不過筆者今天不打算為大家推薦唐詩里的詠菊詩,而是介紹宋朝詩人鄭思肖的這首《寒菊》。雖然詩人的名氣并不大,可是他留下來的這首經(jīng)典之作,卻又是感動了歷代無數(shù)的讀者。
鄭思肖,南宋末期著名的詩人,不過歷史上沒有多少記載,無論是生平,還是年卒都沒有記載,只有幾首詩流傳于世,而這首《寒菊》正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詩;通篇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了菊花的外形,還有獨特的氣質。其實詩人表面上看是在描寫菊花,更多的還是借用菊花表達了自己堅定的地立場。詩人所處的時代正是南宋滅亡之后,當時的元朝剛剛建立,于是請他出仕,但是他堅決拒絕了。所以我們從這首詩中就可以感受到詩人的一片真誠,還有骨子里的家國情懷。 雖然南宋滅亡了,可是對于詩人來說,他不可能出仕,也不會為別人服務,從而寫下了這么一首詩,告訴了世人,他只愿意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要像菊花一樣保持高尚的品格。那對于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從這樣的作品中,同樣能夠學會很多的東西,以及明白更多的道理。一個人一定是要堅定自我,無論是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那都要保持一種高尚的品格,只有這樣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菊花正是由于有著獨特的氣質,還有高尚的品格,于是受到了文人們的喜愛,秋天里的綻放,這個時候大地一片肅殺,可是菊花依舊堅持自我,從容地綻放,開出最艷麗的花朵;而且即使是開敗了之后,那也是緊緊地抱在一起,風也無法將它吹落。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使得它成為了世間最獨特的一種花。 第一二句便是寫出了菊花的與眾不同,并且寫得也是極為生動有趣,“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菊花不像別的花只是在春天開花,而且還要與百花爭相競放,它只是在秋天里綻放,所以顯得很獨特,獨自在那稀稀疏疏的籬笆邊開花,開出來的花朵,也是極為艷麗,散發(fā)出迷人的芬芳。這兩句正是描寫了菊花獨特的外形,還有菊花不同的氣質。 第三四句最是經(jīng)典,也是整首詩的名句,“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菊花即使是開敗了,全部都枯萎了,可是還緊緊地抱在一起,北風也是無可奈何,無法將它吹落。詩人在這兩句中,正是表達了自己堅定的立場。 鄭思肖流傳下來的詩作并不多,但每一首都是難得的經(jīng)典之作,這首《寒菊》雖然看似很普通,我們只要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再來讀這首詩那就會發(fā)現(xiàn)它與眾不同。所以這樣的作品,那最是值得我們細細品讀,去讀一再讀。 |
|
來自: 等著l70smp782j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