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大文豪蘇軾門下,有著名的“蘇門四學士”,這四位是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蘇軾評價自己的這四位得意弟子,“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 在“蘇門四學士”之中,秦觀秦少游的詞,是非常杰出的,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他的《鵲橋仙·纖云弄巧》中,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成為流傳千年的不朽名句;他的《滿庭芳·山抹微云》中,開篇八個字“山抹微云,天連衰草”,亦足以讓秦觀流芳千古。 關于秦觀,民間還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傳說,就是他和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的愛情傳奇。“蘇小妹三難新郎”,成為盡人皆知的故事。雖然,蘇小妹在歷史上并不存在,但蘇東坡和自己這位得意弟子的關系,依然是非常密切的。 然而,我們都知道,蘇東坡是豪放派的詞人,而秦少游的詞,則屬于婉約派。老師是豪放派的,學生秦少游是婉約派的,那么,老師對學生的詞會有什么樣的評價呢? 元祐元年至元佑五年,秦少游在蔡州擔任官職,期間認識了一個名叫婁琬的歌妓,于是,秦觀就給婁琬寫了一首詞——《水龍吟·連遠橫空》: 連遠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朱簾半卷,單衣初試,清明時候。破暖輕風,弄晴微雨,欲無還有。賣過盡,斜陽院落。紅成陣,飛鴛甃。 玉佩丁東別后,悵佳期,參差難又。名韁利鎖,天還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向人依舊。 這首詞的上闋,寫的是一位女子,在樓上看著戀人駕車遠去的情景,半卷的朱簾,薄薄的春衫,乍暖還寒的天氣,微微細雨,小巷中隱隱傳來賣花的聲音,夕陽西下,落花如雨,飄散在井臺之上。非常美麗的意境,非常纏綿的情思。 下闋是以男子的口吻寫成,感慨一別之后,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到戀人的身影。為了功名利祿,而奔波辛苦,不得不錯過了佳期,老天若是知道了,只怕也會憔悴瘦損。 這首詞的意境刻畫的非常到位,站在男女雙方的立場上,將雙方的心思都描述得非常準確。那么,蘇軾在看到得意弟子的這首得意之作的時候,會給出什么樣的評價呢? 在《高齋詞話》中,記載了這樣一段關于秦觀和蘇軾的趣事:少游自會稽入都見東坡,東坡曰:“不意別后公卻學柳七作詞!”少游曰:“某雖無學,亦不如是。”東坡曰:“銷魂當此際,非柳七語乎?”坡又問別作何調,少游舉“連遠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東坡曰:“十三個字,只說得一個人騎馬樓前過。”少游問公近作,乃舉“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晁無咎曰:“只三句,便說盡張建封事。” 也就是說,秦少游從會稽去都中拜見蘇東坡,蘇東坡就不滿地道:“沒想到,咱們分別之后,你就開始學習柳永作詞的風格了!”柳永是宋代著名的婉約派詞人,內容側重于兒女深情,細膩深沉。看到老師對自己不滿意,秦少游堅決不承認,說:“我沒學他!”蘇軾笑道:“銷魂當此際,難道不是柳永的風格嗎?”這“銷魂當此際”,正是秦少游的《滿庭芳·山抹微云》中的句子。 蘇軾又問秦少游,最近寫了些什么詞,秦少游就非常得意地將自己的這首《水龍吟·連遠橫空》拿了出來,給老師看。蘇軾笑道:“你這開篇的十三個字,就說了一件事,一個人騎著馬從樓下過。” ,講究的都是用最簡短的句子,來表述盡可能多的內容,而且要非常準確。所以,蘇軾對秦少游的這首《水龍吟·連遠橫空》的評價,可以概括為一句話,“你啰嗦死了!” 蘇軾嫌自己的弟子寫詞太啰嗦,是因為對秦少游的要求高,而并非真的是秦少游的詞不好。秦少游這樣流芳千古的文人,依然被老師譴責,可見蘇軾對門下弟子的要求,是非常嚴苛的。也難怪,蘇軾能有這么出色的學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