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勾踐戰勝夫差:勾踐想讓范蠡管理國家事務,范蠡說:“用兵打仗,種不如我,治理國家,我不如種。”于是種就管理越國的事務,范蠡到吳國做人質,兩年后,范蠡回到了越國。勾踐回國的第七年,想向吳國報仇。大夫逄同認為可以聯合齊,晉,楚三國一起攻打吳國,勾踐同意他的建議。 過了兩年,夫差要攻打齊國,伍子胥三次勸諫,夫差不聽,最后把伍子胥殺了。又過了三年,勾踐問范蠡可以攻打吳國嗎,范蠡認為不行。不久,夫差就去黃池和諸侯會盟,只有老弱病殘和太子留在吳國,這時范蠡認為可以攻打吳國了。于是勾踐就派兵五萬攻打吳國,打敗吳軍,殺了吳國太子。 夫差知道后,就派人帶著禮物請求與越國講和,勾踐覺得暫時滅不了吳國,就同意講和了。四年后,越國又攻打吳國,由于吳軍疲憊,很快就被打敗了,把夫差圍困在姑蘇山,吳國請求講和,勾踐想同意,可范蠡不同意。勾踐就把夫差安置在甬東,可夫差覺得很羞愧,就自殺了。 2.范蠡離開勾踐:勾踐滅了吳國后,在徐州與齊,晉等國會合,向周王室進攻,周元王賜給他祭肉,稱他為“伯”。勾踐離開徐州后,把淮河流域給了楚國,把吳國侵占宋國的土地還給了宋國,把泗水以東的土地給了魯國,越軍在長江,淮河是暢通無阻,勾踐也號稱霸王。范蠡見到勾踐開始驕傲了,就離開了勾踐。 (ps:范蠡離開勾踐后,越國又會如何發展,請看下篇文章) 文字:肖邦 圖片:來自網絡 往期文章鏈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