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一、我們的推薦盡量選取當下可以購買或借閱到的版本,古籍版本對普通讀者而言很難取閱,則不再涉及;海外的相關成果也基本不闌入。 二、我們的推薦僅止于文獻角度的描述,至于閱讀經典的方法以及深入的闡釋則不闌入,相信經典總會用各種方式照耀每一個人。 三、我們在推薦某一經典文獻時,將所薦之書依次分為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只是用有趣的方法排序,如果您不喜歡,可以默認為甲乙丙丁甚至天地玄黃之類。 四、我們無意軒輊所薦諸書,使用上述排序只是面對層次之不同。一般來說,排序越前,則對經典的解釋越單純;排序越后,則提供的闡釋可能越復雜多維。選讀任一層面的推薦,均有關興趣,而無關學力。因為或許有人想要知道證明過程,以及歷來之歧解,以便檢驗疏解之成色;但有人卻只需要知道一個明確的結論。 五、我們會在每一期推薦書單中,標出其中一種,作為這一期的“最佳讀本”——如前所言,這并非“最好”的讀本,因為本來也不存在這樣的讀本,而是在當下的文化環境及讀本資源中,其既不會因為堅持學術追求而繁瑣枯燥,也不會因為投大眾之所好而淺薄多謬。 六、特殊說明:《詩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位列儒家五經之一,其文本中交織了太多經學暗影,不過,本文僅將其當作古詩選本來推薦。 童生讀本 1 《詩經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余冠英選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版。中華書局2012年版。 推薦理由:余冠英先生于1955年編了《詩經選》,又有《詩經選譯》一書,1978年,將二書合并,共選《國風》七十八篇,《小雅》二十三篇,《大雅》三篇,《周頌》二篇,共一百零六篇。以阮刻《毛詩注疏》為底本,稍作校勘。注釋雖簡,但下了很大功夫,對歷來舊說態度審慎,既小心家法門戶之成見、斷章取義之誤解,也細致地比較不同異說,故能不墨守一家,也不全用舊說。另外,每詩還附有譯文,作者參考了所能見到的舊有《詩經》譯文,并給自己定了五條準則,既要理解原詩,又要能傳達原詩的風味情調。注解與譯詩雖偶有時代之烙印,仍不失為建國以來影響最大的《詩經》選本之一。 2 《詩經譯注》(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周振甫譯注,中華書局2002年版。 推薦理由:這是一個《詩經》的全注全譯本。譯注者參考了自漢至清各家的注釋成果,盡量折衷舊注,以疏通詩意,因此,注釋方面較為謹慎可靠。另外,每詩均附譯文,作者在譯文上下了很大功夫,盡量讓詩之形式、韻律與原詩匹配,并在準確理解詩意的前提下讓譯文更活潑。更有特色的是,在每首詩后,作者還附有考辨的部分,對每首詩之作意進行討論,既能關照自古以來之舊說,亦可申明新說,以便讀者之理解。 3 《詩經全注》(《世界文學名著文庫》),褚斌杰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 推薦理由:此書為《詩經》之全注本。作者對自毛傳鄭箋以來解詩諸說進行梳理別擇,并在涵詠詩作、細味詩意基礎上,裁以己意。所注既全備又簡明。作者說希望“經過一番努力,為讀者提供一個平實的讀本”,應該說這是一個準確的判斷。 秀才讀本 4 最佳推薦之一:《詩經析讀》,李山注解,中華書局2018年版。 推薦理由:注者是研究《詩經》的大家,曾出版專著《詩經的文化精神》以及《詩經新注》等書,此書是注者在《詩經》注解方面的最新成果。本書的特色有三:一是注釋、解說極為詳盡,注者充分參閱歷代各類文獻及前人研究成果,不但遍稽舊說,刮垢磨光,且以自己對中國文化史之精深研究,多出新意;二是注者多年從事《詩經》之研究,在詩作辯正主題、分析創作年代方面有大量成果,因此,對作品之解說亦可努力還原《詩經》誕生時代的文化原生態,勾勒周代禮樂文明的精神風貌和中華文化的發展脈絡;三是由于《詩經》涉及大量動植物及器物,本書亦附相關圖片,以與詩意相參。是兼顧學術性與普及的成果。 5 《詩經今注》(《中國古典文學叢書》),高亨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2017年新版。 推薦理由:高亨先生是著名的古文字學家,他的《詩經今注》也是當代出現最早的新注本。此本參考了歷來《詩經》之注釋成果,尤其是清至當代從文字入手的研究成果,比如于省吾先生的相關研究,所以其注時有新意。此外,每詩之前有簡要題解,以助讀者迅速對將要讀到的詩作定位,詩末又有附錄,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或考辨,體例較為得當。 6 最佳推薦之二:《詩經注析》(《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程俊英、蔣見元注析,中華書局1991年版,2017年新版。 推薦理由:這是《詩經》最好的注本。其優點有四:一是每首詩前皆有題解,詳細地討論每詩之旨,這或許是《詩經》注解甚至研究中最復雜的問題,但讀者閱讀時卻也不得不面對,本書注者能折衷群說,參以己意,不偏不倚,平正通達,十分難能;二是在注釋中參考舊說,爬梳剔抉,去疵存瑜,并多據《說文》等字書,得來解決詩意的讀解問題,更為扎實可信;三是將《詩經》視為文學作品,在題解中也盡可能多從意境、修辭、源流等方面入手,向讀者揭示其藝術魅力;四是注意到《詩經》的押韻,由于《詩經》時代漢字讀音與押韻與當下差別極大,因此當代讀者閱讀《詩經》時很難把握到其韻律所在,這對于詩的閱讀來說是損失很大的,注者特意在每首詩中注出韻腳,就是要幫助讀者尋找閱讀時的韻律與節奏。 舉人讀本 7 《毛詩傳箋》(《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孔祥軍點校,中華書局2018年版。 推薦理由:此書為西漢毛亨傳,東漢經學大師鄭玄箋,并附唐人陸德明音義,是現存首部完整的《詩經》注本,也是傳世所有《詩經》讀本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漢儒解《詩》的經典。全書前有詩序,闡明詩人作詩的本事本意;詩注簡明扼要,詞省義富。雖為《詩經》傳統注本之基礎,但對于當下閱讀《詩經》的讀者來說,也不失為一個有重大參考意義的讀本。本書之整理亦極精善;排版更為精心。 8 《詩集傳》(《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趙長征點校,中華書局2017年版。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收入《國學典藏》叢書之中。 推薦理由:朱熹是儒家經學整理之大家,其在《詩經》方面的成果便是《詩集傳》,這也可以認為是繼《毛詩鄭箋》、《毛詩正義》之后,在《詩經》注疏上又一劃時代的經典。此書融漢學宋學之長,破除煩瑣注疏,力求簡明扼要,兼取毛、鄭以及齊魯韓三家詩之說,頗有廓清喧嘩、自我作古之處,為宋學之代表作。而其解說又借助明清時期科考更加大了影響力。讀者若要對《詩經》之解讀歷史有所了解,前之《毛詩傳箋》與此《詩集傳》均為不可不讀之書。 進士讀本 9 《詩經匯評》(《古代文學名著匯評叢刊》),張洪海編,鳳凰出版社2016年版。 推薦理由:《詩經》歷來屬于儒家經典,但在明清時期,她也進入評點家的視野,將其當作詩歌進行評析賞讀。此書即將明清時期關于《詩經》的評點共二十九種進行匯集,每篇作品,依次將相關重要的評點匯集于詩題、詩句之后,以便讀者較為全面地閱讀關于《詩經》的評點文字。書前附有《詩經》評點版本敘錄,逐一介紹各種《詩經》評點本的作者情況與內容特色。書后附有各評點版本的序跋。故此書可作為研究古人如何欣賞《詩經》之參考書。 ![]() 10 《詩經集校集注集評》,魯洪生主編,現代出版社、中華書局2015年版。 推薦理由:中國古代文學經典多有集校、集注、集評之書,如李白、杜甫、李商隱之詩,但《詩經》卻沒有,究其原因一方面因為《詩經》作為經典的特殊性,另外也是相關成果太多,使人無從入手。但魯洪生先生領導多位專家,集十年之功,在浩如煙海的史料和文獻中,以《詩經》原文為基礎,以評校、勘校、注釋的時間為順序,對兩千余年中能搜集整理到的各家評注加以系統整理和集結,窮盡匯集歷代資料,是迄今為止《詩經》研究的集大成者。 - 全文完 - |
|
來自: 昵稱37581541 > 《新作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