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肌不僅在現實生活中揮之不去,困擾著很多愛美人士,同樣在人像照片的皮膚處理上也困擾著很多修圖師,特別是臉部痘痘密集且摻雜復雜情況的皮膚易造成較大的工作量,加之反復修整后效果可能也不盡如人意,還消耗了大量的時間。 Photoshop雙曲線和中性灰手工磨皮高級修圖大法想必現在很多人都不再陌生,像素級修圖,效果沒話說,多用于廣告、影視或攝影創作類后期修圖,但相當費工費時。不過,這里要介紹的高低頻磨皮完全區別于雙曲線和中性灰兩種修圖方法,它只是起到磨皮的作用,致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修圖的效率,并且具備高質量磨皮的效果。高低頻磨皮是高斯模糊與高反差保留兩個濾鏡的結合應用,也可以理解為反高反差保留的形式,對于治理復雜的痘痘肌非常有效,立竿見影,卻不失皮膚質感。 打開一張年輕女性的頭像照片,人物面容姣好,笑容可掬,妝面自然,但是難掩尷尬的痘痘肌,如圖1所示,下面就來實例體驗高低頻磨皮功能的妙用。 圖1 打開圖層面板,連續按快捷鍵“Ctrl+J”鍵2次,復制“背景”層得到“圖層1”層和“圖層1拷貝”層,分別更名為“低頻”層與“高頻”層,如圖2所示。 圖2 選取“低頻”層,在菜單欄上的“濾鏡”菜單中,執行“模糊”>“表面模糊”命令,如圖3所示。 圖3 在彈出的“表面模糊”對話框中,設置“半徑”值為“48像素”,“閾值”值為“16色階”,模糊“低頻”層人像,但不模糊明暗塊面的交界,如圖4所示。 圖4 轉而選取“高頻”層,在菜單欄上的“圖像”菜單中,執行“應用圖像”命令,如圖5所示。 圖5 在彈出的“應用圖像”對話框中,關鍵在“圖層”選取“低頻”,“混合”選取“減去”,設置“縮放”值為“2”,“補償值”值為“128”,其它默認即可,得到如同高反差保留一樣的效果,如圖6所示。 圖6 再執行“模糊”>“表面模糊”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半徑”值為“16像素”,“閾值”值為“2色階”,按“確定”鍵后,按快捷鍵“Ctrl+I”鍵反相,如圖7所示。 圖7 在圖層面板上“高頻”層“設置圖層的混合模式”為“線性光”,“不透明度”值為“100%”,按 圖8 然后,在工具箱上選取 圖9 工具箱上“設置前景色”為白色,畫筆擦拭掩蓋住皮膚粗糙的表面,特別是臉上成片的痘痘,明暗交界處沿邊緣擦拭,不要模糊了邊緣從而影響人像,如圖10所示。 圖10 觀察圖層面板上的“高頻”層蒙版,可以看到黑色部分都是保留不被影響的部分,白色為被磨皮的部分,如圖11所示。 圖11 痘痘肌明顯消除,肌膚平滑潔凈起來,對于沒有完全消除的頑固痘痘,選取工具箱上的 圖12 最后,不盡完善的部分做適當修飾,完成皮膚的細膩光潔處理,保有光澤和質感。對比高低頻磨皮消除痘痘肌的前后效果,差異明顯,有著天壤之別,大大提升了人物立體感和膚質感,使人物靚麗無比,如圖13所示。 圖13 高低頻磨皮方法簡單易行,可以做為皮膚處理的基底,再加以配合任何一種修膚手段,會比在最原始的圖像上修整要省時省力,同樣便于初學者掌握。 |
|
來自: 昵稱46262191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