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介紹一種簡單粗暴但十分實用的高低頻磨皮方法,可以用來修飾我們平時拍攝的人像照片。廢話不多說了,看素材: 我們解釋一下,什么是高低頻磨皮?高低頻磨皮原理就是將圖像信息分為兩部分,將顏色和光影記錄在低頻。將紋理細節保存到高頻。如果我們將這兩個頻分別提取到兩個圖層里,我們就可以對每個頻段圖層進行單獨調整,而且互不干擾。低頻層用來控制圖像的顏色光影,調節不會影響到圖片細節。高頻層我們則用來控制細節而不改變顏色。 怎么樣,不難理解吧? 上面說的是高頻和低頻分別在兩個圖層里,還是有點麻煩,我懶,咱們今天的主要目的是簡單粗暴實用,所以,我把高低頻合成到一個圖層中,為大家做示范。 第一步,復制背景圖層CTRL+J,先來調整低頻。在復制出來的圖層上使用快捷鍵CTRL+i,反向,將圖層混合模式修改為"亮光",效果如圖: 這時畫面變成灰色,點擊PS軟件上方菜單欄中的"濾鏡",選擇"其他",二級菜單中選擇"高反差保留": 就會彈出"高反差保留"的參數設置對話框,前面的名詞解釋里講過,低頻內的信息是顏色和光影,所以這一步是設置低頻中的模糊程度。現在來調整參數,要看著照片來進行調整。感覺照片的皮膚部分模糊到下面圖片的程度,就可以了: 現在看到,皮膚上的粗大毛孔和瑕疵都被模糊過了,看著不十分明顯了,這樣,低頻磨皮就完成了。 接下來來設置高頻,高頻的作用是控制細節而不影響顏色。還是在這個圖層上,點擊PC頂部菜單欄的"濾鏡",選擇"模糊",二級菜單內選擇"高斯模糊": 在"高斯模糊"中,來設置高頻中的紋理和細節。還是看著照片進行調整,向右拖動模糊半徑,隨著數字的增大,就會看到照片中皮膚紋理細節逐漸顯現出來,這個紋理就是最終磨皮后的效果,所以拖動滑塊的時候,仔細觀察皮膚細節,別做太少也別做多,自己感覺可以了,就點擊確定: 到這一步,高低頻的設置工作就完成了。接下來,為這個圖層添加一個"圖層蒙版": 新添加的圖層蒙版是白色的,鼠標左鍵點擊白色的蒙版,實用快捷鍵CTRL+i,做一個反向,讓圖層蒙版變成黑色(注意,一定是點擊白色的蒙版,不要點擊前面灰色的圖層),如圖: 圖層蒙版填充好黑色以后,將前景色設置為白色,使用畫筆工具(快捷鍵B),不透明度設置為100%,畫筆硬度設置為0,多按幾下CTRL加+號,放大照片,開始在人物皮膚上涂抹,注意不要涂抹五官。 為了方便效果對比,我只涂抹了左半邊臉,這樣看起來更直觀一些。現在觀察一下,磨皮過的皮膚,是不是光滑了許多,而且皮膚紋理和質感還保留著一些,但是不太夠,怎么辦? 簡單,接下來,我們蓋印圖層(CTRL+SHIFT+ALT+E),在菜單欄的"濾鏡"中,選擇"銳化",二級菜單選擇"USM銳化",為照片進一步增加質感。 USM銳化工具位置 依然是邊仔細觀察著照片邊進行調整,銳化數量可以大一些,半徑小一點,自己感覺皮膚的質感更好了,就點擊確定完成 銳化。 最后一步,使用"污點修復畫筆"快捷鍵J,把磨皮過程中沒有磨掉的那些比較明顯的白色和黑色瑕疵修掉(紅圈標記處),由于我只磨了左半邊臉,所以就只修了左邊: 到這里就大功告成了,最后看看效果吧: 別看教程挺長,實際步驟非常簡單,操作起來也就是幾十秒就做完了。建議大家多找素材進行練習,熟能生巧。這種方法,適用于我們平時生活中拍攝的人像照片。 錄制了一小段視頻,大家可以看視頻去操作練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