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句話:
很多人,為了8小時的工作,愿意鉆研10000小時; 卻從沒想過,為一輩子的婚姻,學習15分鐘。 瞬間醍醐灌頂。 這里的學,不是指夫妻相處的秘訣,更不是指如何做一個好太太,而是學習: 如何在婚姻的日常里,不讓自己成為弱者? 如何在感情破裂時,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她跟前夫談戀愛的時候,蜜里調油,兩家人一催促,很快就結了婚。當時,娜娜的卡里有近30萬的錢,是婚后的工資獎金,可前夫有先見之明,提前轉移了自己的存款,卡里只剩幾千塊。由于房子是男方父母贈與的,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所以娜娜也沒辦法分到房子的一分錢。這場婚姻,讓她不僅浪費了3年青春,受盡委屈,還損失了近20萬,讓人心疼不已。 如果娜娜能懂一點《婚姻法》,這樣的事,完全可以避免。“《婚姻法》就像滅火器,平時很容易被忽略,可一旦需要用上,就是‘事關生死利益’的關鍵時刻。”她從業16年,幫助1000多位女性 婚姻法誤區多,一不小心就踩坑 她是方芳,曾經的法官,也是如今的大律師,更是無數女人的“法律閨蜜”。 有16年法律經驗的她,曾幫助至少1000位女性度過婚姻中的難關。 
見過她的人,對她的評價無一不是:“永遠理性又溫柔,什么棘手的問題,到了她那里,都顯得游刃有余?!?/p> 她很小的時候,就因為影視劇里“愛打抱不平”的律師形象,在內心埋下了一顆“俠女”的種子。 高考之后,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法學界的黃埔軍校——西南政法大學,并取得碩士學位,后來又去到香港城市大學進修英美法。
因為抱著“守護公平”的信念,工作之后,方律師也是格外努力,一路開掛:短短3年,就當上了法官,要知道,一般人至少要花費5年、10年才能做到。 而且一做,就是10年。 更是多次遠赴世界名校哥倫比亞大學、美國、歐洲等司法機構進行學習訪問。 在很多同行看來,婚姻方面的案子,相比于經濟、刑事案件,太微不足道,但她偏偏不這么認為。只因這么多年,作為女人,她真的感受到太多女性的無助:
老公出軌不回家,也不提離婚,我也拍不到證據,這要耗到什么時候??? 我跟我男朋友馬上要結婚了,我想簽個婚前協議,又怕他覺得我心機斤斤計較; 結婚之后,我才知道我老公欠了一屁股債,我要不要幫他還?。?/p> ......
“婚姻問題,最容易受傷的是女人,也是她們最困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我不反對愛情至上,但這不代表,你不能聰明地面對你的婚姻。真誠的付出,也不代表要做婚姻當中的弱者或者受害者。尤其是離婚率這么高的年代,必要的時候,我們需要有能力拿起自己的武器,進行自衛和反擊。”
這其中,讓方律師印象最深的,就是閨蜜萬萬。 她二胎剛出月子,就發現老公和女同事的曖昧短信,仔細一查才發現,老公已經不是第一次出軌了。
萬萬一氣之下,帶著倆孩子回了娘家。 可家里人也不理解她,爸媽都是“傳統的老實人”:“孩子都這么大了,別讓人看笑話,在我這住幾天就趕緊回家吧。” 
25歲結婚,家里家外,人情世故都是她在處理; 26歲生孩子,她辭了正在上升期的工作,在家帶娃; 懷胎十月,孕吐嚴重她也堅持自己做產檢,不麻煩老公;
...... 掙扎了許久,萬萬決定還是離婚:“憑啥我要受這個委屈?” 但她又聽說,隔壁李阿姨的女兒,離婚不僅沒拿到孩子的撫養權,房子也沒分到,相當于凈身出戶。于是她留了個心眼,先去咨詢一下律師,不咨詢不知道,原來根據先例,出軌的法律成本并不高:出軌,不一定會判離婚,即使一方被認定出軌,法院也可能根據“出軌的程度”,綜合考慮雙方以及孩子的意愿,勸和不勸分;出軌,和孩子的撫養權沒有直接關系,出軌只是違背了“忠實”的法律義務,不一定會影響孩子的撫養權分配;出軌,不意味著一定會被判凈身出戶,法官可能會在財產分割時,對你做一些傾斜,你也可以向對方尋求精神賠償,但一般金額不高。 這些信息,猶如一記悶棍,直接打在了萬萬的后腦勺上。她一下子就慌了:這可怎么辦,自己已經3年沒上班了,那不是啥也沒有了嗎?律師溫柔地安撫了她,然后教給她“自保三部曲”: 了解家庭財產狀況:先盤點一下家庭的房產、車產、存款以及老公的公司收入,對家庭收入做到”門兒清“,以免分財產的時候被鉆了空子; 提供孩子的養育證明:整理一些照片、視頻、花費明細,證明日常撫養孩子都是你在做,法官會考慮你和孩子的感情,更可能把孩子分給你; 證明自己的生存能力:現在馬上去找一份工作,有收入,才能證明自己有能力撫養孩子。
最后,萬萬在律師的幫助下,不僅分到了自己應得的房產和存款,還要到了孩子的撫養權,別提多高興了。 但《婚姻法》并不只是《離婚法》,更是關系生活里的一根定海神針。寶媽阿朵就從《婚姻法》中得到了很多收獲,免去不少日常的麻煩,讓夫妻感情更甜蜜:“我跟我老公結婚之前,就一起學了《婚姻法》,有不懂的地方,還會相互討論一下。 當時只覺得開車上路需要駕駛證,兩個人結婚也得要學點知識,現在想想,真是幸虧當時學了,躲開了好多坑。 就比如家事代理權,我們提前約定了很多事的權限,比如要借錢給朋友,一定要和對方商量。 比如一、三、五你輔導孩子寫作業,二、四、六我帶孩子上補習班等等。
看身邊朋友都因為這些瑣事爭吵,甚至離婚,我們都覺得當時簡直太明智了。 
所以你看,不管是感情破裂,還是日常相處,《婚姻法》都至關重要。 可是由于沒有專業的渠道讓大家了解法律,引起了很多人對婚姻的恐慌和不信任,這實在沒必要。 就比如下面這些常見誤區: 之前,我們法律人的朋友圈,就流傳著一個段子,說給戀人轉紅包,建議使用整數,而不要用一些520、1314等特殊數值的紅包。因為按照中國的民俗,這些數字是有含義的,發出去就自動算是禮物,要不回來了。但如果是一個整數,例如1000、2000,沒有特殊的意義,就有可能當做是借的,最終要回來。(ps:超大金額的特殊數字,如520萬,也有可能不被看做是禮物。) 02 他父母給的房子首付,房子就跟你沒關系嗎? 一般情況下,父母付首付,我們就視為是贈送給子女的,屬于婚前個人財產,也就是,如果是他父母付首付,你們夫妻倆自己還貸款,離婚后,房子歸他,你只能拿到婚后共同還貸的那部分補償。不管是口頭說的:“買了房子之后,你們兩口子要好好過日子“,還是在房產證上寫了夫妻倆的名字,法律都傾向于認為是夫妻共同財產,離婚后可以分割。因為不了解《婚姻法》,既傷害了感情,又損失了自己的利益,實在是得不償失。 網上那么多律師解讀,還每個都不一樣,我也不知道信哪個? 我也知道很重要,可是法條太枯燥難懂,我哪有那個腦子? 咨詢律師的話,太貴了吧,我聽說一小時都要好幾千呢? ...... 再加上新《婚姻法》的頒布,網上各種過時的信息層出不窮,導致大多數人只能望而卻步。而在方芳老師看來,只要用合適的方法來解讀,《婚姻法》也可以變得有趣又有用。因此,方芳老師來到十點課堂,為你帶來《幸福女人必備的法律智慧》,用真人情景演繹+專業分析講解的方式,快、準、狠地解決你關于婚姻的一切疑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