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2020-01-19 05:00:00 張珍今年56歲,剛退休的她很是苦惱,因為一張診斷報告。 一周前,張珍去醫院體檢,查做肝臟B超時,醫生說有異常,建議她再去復查。 張珍第二天又去三甲醫院做了全面檢查,結果是:肝癌早期。 張珍難以置信,不是說有乙肝的人才會得肝癌嗎?我平時身體很好,無病無痛,肝功能指標也正常,為什么會得肝癌? 帶著這份懷疑,張珍換了家醫院,結果也是一樣。 沒有乙肝就不會得肝癌了嗎?其實未必! 中國是肝癌大國中國是肝癌大國,全球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新發肝癌和肝癌死亡病例都發生在中國。平均而言,每67秒就有一個中國人被確診肝癌,每74秒就有一個人因肝癌而死。 中國人口基數大,不足以成為這個事實的全部原因。中國的肝癌發病率高于0.02%,而歐美大部分地區的肝癌發病率只有0.005%,數據僅為中國的四分之一。 中國肝癌高發的背后主要由四個原因。 1.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則是我們常說的乙肝。這是中國肝癌高發的最主要原因。有數據顯示,中國的肝癌病例有70~80%是乙肝病毒感染所導致,只有10%不到的肝癌患者完全沒有病毒性肝炎史。 中國的乙肝病毒攜帶者有1.2億人,而慢性乙肝患者有3000萬人,相當于美國的28倍。這些人當中,有2.1~6%會發展為肝硬化,而最后惡變為肝癌。 2. 黃曲霉素 另一個導致中國肝癌的重要原因是黃曲霉素。有專家推測,黃曲霉素慢性暴露可導致每年發生25200至155000例肝癌。 黃曲霉素是一種強致癌物,其誘發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亞硝胺強75倍。早在1993年,被世衛組織癌癥研究機構就將之列入1類致癌物。 目前,全球有兩個地方是黃曲霉素高發的地區,其中之一便是中國的南方地區。這里的潮濕氣候容易導致糧食發生霉變,從而容易發生黃曲霉素污染。很多人——尤其是老一輩對霉變的食物警惕性不高,不知覺中攝入了不少黃曲霉素。 3. 中國的酒文化 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所發布的大規模研究證實,2016年,全球因酒精導致的死亡人數有280萬。酒精致死的統計數字中,位列榜首的是中國,有超過70萬人的死亡與酒精直接相關。同樣的人口大國印度,這方面的數據只有33萬。這和中國的酒文化有關。在很多宴會社交場合,甚至生意洽談上,都需要大量飲酒,且常常難以適可而止。 常年酗酒可能引發多種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肝癌。酒也被列為一類致癌物,因為其中的乙醇成分進入肝細胞后氧化為具有強肝毒性和致癌性的化學物乙醛。長期飲酒會導致酒精性肝病,起初通常是脂肪肝,接著會發展出酒精性肝炎。肝炎反復損傷肝臟,肝臟又反復修復,就容易使肝臟纖維化和硬化,最后導致肝癌發生。 4. 中藥材隱藏肝癌“危機” 中國有很多人相信中醫,不僅有病的時候要吃中藥,就連沒病的時候,也要用中藥“調理“。然而,很多中藥和中成藥的不良反應和禁忌都處于 “尚不明確”的狀態。 權威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曾發過一篇封面文章,稱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是導致亞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者對亞洲各地的肝癌樣本做了基因檢測。結果顯示,中國大陸47%、臺灣78%、東南亞56%的肝癌樣品都有明確的“馬兜鈴酸突變指紋”。相反,歐美的肝癌中只有不到5%和馬兜鈴酸有關。 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有很多,如馬兜鈴果(根)、廣防己、天仙藤、木防己、漢中防己等等。除了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會傷肝,何首烏、大黃、穿山甲等也對肝臟造成傷害。 得乙肝就一定得肝癌?前面我們說過,中國的肝癌病例有70~80%是乙肝病毒感染所導致。所以,只要不得乙肝,肝癌的風險就已經可以大大降低。但這不代表沒有乙肝就沒有肝癌。 常年酗酒,接觸黃曲霉素等行為都會對肝臟造成傷害,增加肝癌發生率。 反過來說,得了乙肝也不一定會得肝癌。 從乙肝到肝癌的過程中,肝臟會因為炎癥而不斷出現損傷和修復,而修復過程中會形成纖維結締組織,導致肝臟纖維化。肝臟嚴重的纖維化,就會使肝硬化。肝硬化的危險之處在于,這么多的纖維結締組織里,只要有某個點發生突變,就容易發展成肝癌。 從乙肝到肝癌,時間非常漫長,可以長達幾十年。從乙肝變肝癌的原理出發,要降低乙肝惡變為肝癌出現的風險,就應該積極治療乙肝,對于無法完全清理的乙肝病毒,治療目標就是長期最大限度地抑制或清除病毒,延緩和減少肝臟失代償、肝硬化和肝癌等出現,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延長存活時間。 另外,乙肝患者最好是每半年檢查一次身體,以觀察肝臟的變化。在有惡變時,及時治療。 不管有無乙肝,都應該小心呵護肝臟,少喝酒,規律作息,注意衛生。#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健康科普排位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