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孩子才能把學習學好,才能主動的學習。 怎么樣才能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呢? 先是小學一年級打好基礎,因為我們家孩子是今年上小學一年級,所以我也開始關注關于學習以及孩子成長方面的問題,孩子以前在幼兒園的時候也學習,但是那時候沒怎么關注他的學習,畢竟是幼兒園嘛,上小學一年級,主要的就是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分享一下這幾天的做法。 孩子放學回來從不主動問孩子,今天老師留了什么作業,或者老師有哪些需要家長簽字的內容,因為這些東西老師都會在微信群里面通知家長,但是我就要求讓我的孩子自己來跟我說,我主要檢驗他在課堂上是否用心聽課了,他是否用心的聽老師的話了?只有用心聽老師話的孩子他才能記住,老師說的內容。 第二,跟孩子的聊天過程中,無意識的問出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包括孩子在學校里面學了什么其他的內容,因為新年級學生嘛。坐姿站姿寫字的姿勢這些內容,其實這些老師也在微信群里面留了作業,要求回家去練習,所以我不會直接跟孩子說,而是在跟孩子聊天的時候,讓孩子主動的告訴我。 這里面有一個關鍵點就是主動和被動的關系,誰是主動的,誰是被動的,輔導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家長永遠是被動的,你不要把孩子該說的話,該做的事情你都替孩子說了,那么孩子沒的說了,慢慢的孩子就比較懶惰了,包括孩子聽老師布置的作業,不要家長把微信群里面的內容提前告訴孩子,微信群里的布置作業應該是老師防止孩子忘記告訴家長或者孩子沒有記住,也就是說是對孩子的一個檢驗,而不是家長把這些內容告訴孩子的理由。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時刻的給孩子灌輸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學習,而這些內容都是你學習需要做的,同時問問孩子有沒有理想,他想要實現理想的過程就是必須的學習,只有學習好了才能夠實現孩子的理想,我想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理想和夢想,所以你就會告訴他這些理想和夢想都是通過學習和努力得來的,如果不學習那么就沒有或者說無法實現他的理想跟夢想啊。 如果是已經上學好幾年的學生了,這種方法是不奏效的。那么怎么辦呢?家長這個時候一定要逐步的把家長這個拐杖撤下來,但是不能立即撤下來。因為現在孩子已經適應了,拄著拐杖來學習,如果家長突然把拐杖給撤掉,孩子就不會學習了。 時候就是循序漸進的,告訴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同時最好帶孩子體驗一些個勞動的辛苦。以現身說法現身實踐,讓孩子選擇是想學習還是想做勞動? 你問孩子是喜歡看電視里的動畫片,看手機還是喜歡學習,那么孩子不用想,只要是任何一個孩子百分之八九十都會選擇不學習。 你讓孩子學習。再選擇其他的勞動或者分配其他任務的時候,比如平時刷碗做家務這些,可能孩子就選擇學習了。 不要擔心你的孩子,任何選擇接做家務也不學習,那是因為他不知道做家務的辛苦,在家做家務的過程中,你逐步的給增加難度,增加任務,增加重量,最后一天他肯定會放棄了,他發現這個還不如學習呢。 對于不主動學習,不愿意學習的孩子給他更一個難的選擇,他就會選擇學習了。 |
|
來自: 九龍山書院 > 《A.我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