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文字是人類文明進步與發展的標志,那么陶器就是人類文明發展與進步的見證者。目前發現的人類最早的陶器出現在湖南玉蟾巖遺址和仙人洞遺址,距今一萬八千年至兩萬一千年。與陶器同時出土的還有人工栽培水稻顆粒的出土,說明早在兩萬多年前的湖南仙人洞地區和玉蟾巖地區的人們就已經完全進入了農耕文明時代。 馬家窯彩陶圖片資料,請參看馬家窯彩陶圖集。 距今8000年前的甘肅大地灣遺址,距今7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半坡遺址,距今60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和老宮臺遺址,以及距今5700多年的馬家窯遺址都出現了大量的精美的彩陶陶器。由此說明彩陶在中國的出現至少在8000年以上,最早可達上萬年!關注微信公眾號:人類起源與文明傳播,講解文明,解讀甲骨文。 彩陶與之前的普通陶器不同,除了陶器的外形更加多種多樣之外,在陶器的表面上還出現了許多之前所沒有的精美彩色圖案。尤其是在大地灣和馬家窯的彩陶陶器上,不但圖案色彩艷麗、精致,還出現了中國最早的文字符號。 距今8000年前的大地灣文字 距今5700年前的馬家窯文字 如果說八千年前的大地灣彩陶上的文字是刻劃符號的話,那么5700多年前的馬家窯彩陶上的“巫”字則毫無疑問的是文字!而且這個“巫”字已經被當前的學術界認定為甲骨文的“巫”字,也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可被釋讀的文字。 但在這里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整個學術界對于馬家窯彩陶上出現的甲骨文“巫”字的認定是錯誤的,這個字不是甲骨文,也不是“巫”字,而是金文的“癸”字! 金文的“癸”字: 至于為什么是金文的“癸”字而不是甲骨文的“巫”字,不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重點,后面我會在甲骨文新解中專門解讀甲骨文和金文的“巫、癸”二字的,希望大家留意。 今天我們討論的重點是所有人都不關注的東西,就是5700多年前的馬家窯彩陶和8000多年前的甘肅大地灣彩陶陶器上的精美圖案和文字是怎么繪制和書寫到陶器上的? 以上四張圖片為馬家窯彩陶 無論是大地灣彩陶還是馬家窯彩陶,雖然相隔將近3000年的時間,但其圖案的樣式、繪制方法,以及跟隨彩陶一起出現的各種文字符號都十分接近,且有許多相同和相通之處。由此,我們可以認為8000年前的大地灣文字符號不是符號,而是有意手寫在陶器上的文字,因為如果是隨意刻劃的記事符號,其就不可能出現與馬家窯陶器上的文字或符號相一致的現象。那么,既然8000多年前的大地灣就已經有了文字,為什么除了彩陶上的符號之外就沒有發現其他的文字記錄呢?為什么比大地灣晚將近3000年的馬家窯遺址也是這種情況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大地灣彩陶和馬家窯彩陶上的繪畫和文字的書寫方式,從彩陶上的繪畫來看,很明顯是用毛筆畫上去的,因為在彩陶的畫面和筆畫上我們發現了毛筆刷過的痕跡,從所謂的甲骨文“巫”字的寫法上我們也發現了只有用毛筆書寫才能出現的筆畫樣式,再者,由于彩陶上的畫面非常復雜和規律,幾何圖形的體現也非常完美,所以我認為非毛筆的使用不能畫出如此精美的彩陶畫面。關注微信公眾號:人類起源與文明傳播,講解文明,解讀甲骨文。 毛筆,是中國傳統書畫最常見的繪制工具,不僅是在上古、遠古時代,就是今天,人們依然在使用毛筆書寫作畫。毛筆即可用來寫字,又可用來繪畫,往往是寫字較易,繪畫更難。從大地灣和馬家窯相隔將近3000年的彩陶畫面和文字來看,毛筆早在8000年前的大地灣和5700年前的馬家窯就開始應用于繪畫和書寫了。因此,我認為早在8000年前的中國,已經不是在龜甲獸骨上刻字成文了,而是用毛筆將文字書寫在某種載體上,如:石板、木板、竹片、陶板、土墻……等等載體之上。 無論是遠古、上古還是今天的我們,在做事的程序上都會選擇拾易棄難,誰會在有簡單易行的情況下去選擇麻煩費勁而事倍功半的做事方法呢?誰會因為今天的書寫是為了讓幾千年后的人們看懂發現而寫呢? 毛筆的產生和運用對于文字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歷史性的推動作用,其擴大了文字的使用范圍,加快了文字的書寫速度,使單個或幾個文字的刻錄方式轉變為大量書寫成文的表現方式,原來只能用堅硬的工具在較大的獸骨與龜甲上刻錄幾個或十幾個文字,但毛筆的產生和運用,卻能在更大的選擇范圍內書寫文字并連字成文,極大的推動了文字的發展與應用。 或許正是因為用毛筆書寫文字的先進性,致使今天的我們在已經發掘出的各個遺址中很難發現文字的痕跡,因為那時用于書寫的墨汁顏料都是天然的或是某種礦物質的,時間一長就容易褪色老化,幾千年或上萬年后就會變成蹤跡皆無的無字天書。中國上古不是沒有記載,中國上古不是沒有歷史,只是因為中國的文字太過發達,只是因為中國的書寫方式太過超前與先進,所以沒有留住對往昔輝煌與燦爛的記載與描述。 既然早在8000多年前的大地灣和5700多年前的馬家窯已經開始運用毛筆書寫作畫,那么距今只有3500年的殷商時代還有什么理由在獸骨和龜甲上刻字記錄呢?因此,我認為殷商出土的甲骨文絕不是描述殷商時期的內容,而是更加久遠,遠在距今一萬年或兩萬年前發生在中國的事情。在此,我再次強調,距今5700多年前的馬家窯彩陶上的“巫”字不是甲骨文,而是金文的“癸”字!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金文來源于甲骨文,甲骨文是金文的前身,由此,我更加認定殷商所使用的文字是金文!可以說甲骨文和殷商沒有一毛錢的關系!我們發現的甲骨文殘片只是殷商的博物館,只是殷商國君的收藏品,而不是殷商時期的使用文字,因為殷商時期的人們也不認識甲骨文! 不要忘記轉發或分享到朋友圈哦! 長篇連載,人類起源與文明傳播 |
|
來自: 動力實體能 > 《祖規祖法(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