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中國來說,可能對于身在國內的民眾而言,聽到國歌時的觸動并不會很大。但對于海外華人,尤其是多年未曾歸國的游子,國歌響起時,他們心中情感的紐帶便會翻涌奔騰,很容易便熱淚盈眶。國歌對同民族國人的共情作用,可見一斑。
那么,人們又是什么時候開始意識到國歌重要性的呢?還得從1569年的荷蘭說起,那會荷蘭隸屬西班牙國王統治,由于其加強了中央集權以及對新教加爾文派的迫害,荷蘭和西班牙的“八十年戰爭”爆發。
戰爭期間,荷蘭人為了提升士氣,會通過高唱一首叫《威廉頌》的歌曲沖向敵人,最后,這首《威廉頌》幫助荷蘭人贏得了戰爭,將西班牙統治者趕出了國內,而這首歌也順理成章成了荷蘭人的國歌,也成了世界上第一首國歌。
也是因為荷蘭開了個頭,之后被眾多國家相繼模仿。后來甚至影響到了我國清朝,1880年那會,清末外交家曾紀澤出使英法兩國,聽到西方國家的國歌相當觸動,便寫了一首《普天樂》想作為大清的國歌。然而,清政府卻并不領情,慈禧認為這首歌節奏緩慢,缺乏雄壯氣魄,并沒有采納。
這件事一直拖到了1911年,清朝才頒布了中華民族第一首官方國歌,名字叫《鞏金甌》。不過,國歌頒布沒幾個月,清朝就徹底滅亡,這首國歌也就成了曇花一現。
國歌既然流傳到了我國,自然也少不了東亞的日本。日本的國歌叫《君之代》,創作于1880年11月3日。那天是明治天皇的生日,正巧趕上這歌也是首次在日本皇宮演出,于是便成了國歌。
日本國歌最有特色的并不是其誕生的歷程,而是它的歌詞。其歌詞只有短短28個字,但翻譯成中文后,日本人的野心便昭然若揭。歌詞全文如下“我皇御統傳千代,一直傳到八千代,直到小石變巨巖,直到巨巖長青苔?!?/b>
意思相當明了,講的是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必將統治千秋外代,一直到積石成山,一直到山上長出青苔。
日本人的侵略野心自從明治維新開始后便已經相當凸顯,這一時期創作的國歌歌詞也無不印證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這是一首全世界少有的歌頌封建統治者的國歌,畢竟在民主制度如此深入人心的現代社會,一首帝制色彩如此濃郁的國歌,聽起來確實十分違和。
怎么說呢?這28字的歌詞和我國封建時代那會對皇帝高喊“萬歲萬萬歲”是一個概念。歌詞里還說日本天皇要統治8000代,且不說人類文明能不能傳到8000代,從這個歌詞看,日本人的野心比我們想象中大對了,甚至比二戰時還要大。
相比之下,我國的國歌的歌詞就相當進步和不卑不亢。將我國近代以來人民遭受的苦難展現地淋漓盡致,將中華民族英勇抗爭,追求民族國家復興的精神刻畫的無比傳神。沒有日本國歌那般對外侵略的野心和封建性,有的只是中國人民抗擊外敵的吶喊。孰優孰劣,高下立判。
國歌承載了民族精神和情感,這也是為何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因。一個國家的國歌能反應出這個國家的民族魂,而日本的民族魂,即便沒有這首《君之代》,二戰期間犯下的種種罪行,也足以說明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