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折疊編輯本段圖書信息作者:張超 出版社: 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30日) 平裝: 277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16 ISBN: 7538543341, 9787538543346 條形碼: 9787538543346 產品尺寸及重量: 22.6 x 14.4 x 2.2 cm ; 358 g 折疊編輯本段內容簡介《職場潛伏心理學:全世界最權威的88個心理學定律》精選世界上最權威的心理學定律,結合最生活化的案例,讓你看透周圍人的內心,在職場游刃有余! 《職場潛伏心理學:全世界最權威的88個心理學定律》職場是人的江湖,有多少精明能干的高手沒有輸在刺刀見紅的沙場,而是輸在了暗流洶涌的內部關系上。我們每個職場人都需要了解心理學規律,掌握"職場讀心術",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折疊編輯本段編輯推薦掌握職場"讀心術",用心理學戰勝潛規則!《職場潛伏心理學:全世界最權威的88個心理學定律》是一本看了就能用,用了就靈的職場書! 1.《職場潛伏心理學:全世界最權威的88個心理學定律》權威性。 普通職場讀物以個人經驗、個人經歷見長,缺乏理論的權威性,本書結合權威心理學定律,所做指導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利用顛撲不破的心理規律構架本書。 2.《職場潛伏心理學:全世界最權威的88個心理學定律》實用性。 針對目前心理學讀物,重于知識性卻缺乏實用性的特點,本書將心理學定律運用到職場的具體案例的分析與指導上,從知識出發,落實到生活本身。 折疊編輯本段媒體推薦1. 一本真實的來源于生活的"潛伏實用版",PK 余則成的《潛伏》,PK 陸琪的《潛伏在辦公室》。 折疊編輯本段作者簡介張超,潛伏職場多年,長期鉆研關系學和心理學。他"冷眼看世事,熱心為讀者",教你看透職場的虛假與真實、謊言與借口,用心理學搞定潛規則! 折疊編輯本段目錄前言:寫給所有潛伏在職場的人們 一.和領導搞關系--就是要抱老板的大腿 自己人效應--面試與反面試的秘密 海格力斯效應--怨恨你的領導,會把自己逼入死角 毛毛蟲效應--領導期待你說"NO" 瀑布心理效應--在嘴上安個哨兵 貝勃規律--小心!不知不覺中,已經OUT…… 布里丹毛驢效應--"庸人"成為領導的內幕 刺猬法則--永遠不要和領導稱兄道弟 從眾效應--讓公司不安的"小團體" 拆屋效應--不要拒絕,你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鳥籠效應--加班就是那只引人聯想的"鳥籠" 巴納姆效應--你在以領導的理想為理想嗎 手表定律--好幾個領導,聽誰的? 紫格尼克效應--比比誰能沉住氣 老鷹效應--發光要趁早,至少要讓別人以為你行! 地位效應--有了職位,再提建議 踢貓效應--挨批了,再不要賠了情緒成本 反饋效應--你的沉默,會讓老板很不安 視網膜效應--想升職,用腦子去觀察你的領導 坐向效應--開會的時候,你會坐在哪里? 約翰遜效應--關鍵時刻,真正的高手會忘了自己 螃蟹效應--領導會留心的"利爪" 同態心理效應--看不透的另一面 二.搞好同事關系--從獨立到相互依賴 阿倫森效應--別讓別人以為你在"裝" 霍桑效應--抱怨之前,先干出成績 比馬龍效應--入職,就要學會表演 暈輪效應--不怕詆毀,因為我有個人品牌 泡菜效應--和比你強的同事一起吃午飯 鯰魚效應--小心背后的那只眼睛 圓桌效應--最和諧的會議室 安泰效應--不說我是第一,只說我們是第一 巴霖效應--輕信,被算計的開始 半途效應--他離職了,他升職了 彼得原理--別搶不屬于你的骨頭 成敗效應--成就感,無法從"獨角戲"中支取 韋奇定律--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凹地效應--干掉一切對手,給同事最犀利的一刀 鏈狀效應--潛伏辦公室,想嘆氣的時候就微笑金魚缸法則 --只要你在公司,你就是透明的 懶螞蟻效應--一定不要得罪"最懶"的同事 流言的心理效應--辦公室戀情,不病而死 異性效應--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青蛙效應--看不到危險的時候,危險降臨 留白效應--沒說完的話更有意味 投射效應--不當炮灰,也不過度防衛 三.搞好業務關系--有手腕才有影響力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沒有第二次機會 超限效應--你是"辦公室唐僧"嗎? 刻板效應--從小細節看透別人的真實性格 黑暗效應--下班時談上班的事兒 墨菲定律--怎樣處理工作中的失誤 鄰里效應--求人辦事前,先成為他的"熟人" 蹺蹺板定律--合伙人,利益均衡是王道 定勢效應--越老練,越危險 馬太效應--積極形象,把好遠吸到自己身邊 共生效應--學會"偷"別人的大腦 名片效應--遞出一張"心理名片" 華盛頓合作規律--想得到利益,先交出你的真誠 魯尼恩定律--笑到最后,遠離職場"近視眼" 冷熱水效應--做"功夫熊貓",制造驚喜 社會背景效應--要學會利用你的"背景" 米歐與朱麗葉效應--給自己一道警戒線 配套效應--讓你的職場"裝備"亮起來 肥皂水效應--三明治的美味溝通,"贏"的藝術 瓦倫達效應--蛋糕做大了,再考慮怎么分 歸因偏差--妒忌,讓人看不到真相 三分之一效應--沖出"完美"的圍城 塞里格曼效應--努力到絕望,永遠不會有絕望! 四.和自己相處--把最好的一面帶出來 自我選擇效應--第一份工作,就要為未來十年做準備安慰劑效應--心理斷乳,你必須自己去解決!不值得定律--天底下沒有圓滿的工作 杜根定律--職場的一張王牌 情緒效應--請注意清洗"情緒污染" 摩西奶奶效應 --帶薪學習,別說自己學不會 權威效應--做好自己,輕松管理別人 蘑菇效應--想哭,成功了再哭 蝴蝶效應--繞過家庭被"職業了"的怪圈 緘默效應--犯了錯,沉默就是錯上加錯 醞釀效應--把"放下"放入你的經驗口袋 淬火效應--當你遺忘,別人也會遺忘 破窗效應--失誤可以被原諒,更會被人記在心里責任分散效應--用責任感,成就自己的不可替代 過度理由效應--漲工資了,別人 關系場效應--集體決策PK個人決策 酸葡萄效應--職場阿Q,走不了太遠的路 甜檸檬效應--擇業,不能一條路走到黑 轟動效應--不要讓公司的人記不住你的名字 威克效應--別讓習慣,弄丟了飯票兒 沸騰效應--用冷靜,燃燒你的第100℃ 萊斯托夫效應--個性,讓成功來的更猛烈些 折疊編輯本段序言寫給所有潛伏在職場的人們 為什么脾氣越來越焦躁,有時候無故發火; 為什么對自己愛的人反復無常,常常覺得自己內心壓抑; 為什么時常不明所以地口舌生瘡,深夜不眠。 很多人出現這樣的反應都是勞心勞力的職場在生活中的投影。 看到這個說法,一定會有人反駁說,我的職場生活沒有什么問題,我沒有讓職業影響自己的心理和心情,說這類話的人,職場心理一定是不成熟的。 人們常常不知道,自己的很多心理問題,不是來源于心靈本身,也不是來源于家庭、愛人,或者是朋友,一個人可以沒有戀愛,可以沒有夢想,他卻不能沒有工作,而且,對于大多數的人來說,一天24小時,除去睡覺8小時,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著工作和一些和工作有關的事情。 朱德庸先生有這樣的一句話,讓人忍俊不禁,又深刻的反映了當代人生活--你可以不上學,你可以不上網,你可以不上當,你就是不能不上班! 是的,辦公室是現代人的重要場所,人們在這里賺錢養家,上班這件事變成人們生活的主題。當然,人們的欲望既然已經高起來了,壓抑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應該正面職場生活,從這件事里尋求自己的定位,自己的價值,還有,別人的肯定……用自己的智慧和對別人的了解,實現對個人職場的品質管理。 如果占生活大部分的工作時間處在不開心的狀態,搞不定在工作中的人與人的關系,就會工作狀況不好,收入低。當一個朝九晚五,兢兢業業的人面對自己薄薄的工資袋和巨大的生活壓力的時候,他不出現上述的情況,才怪! 如此說來,工作出了問題才是心理問題的根源!所有工作問題的出現都和心理有關,無論是個體的心理,還是和別人交際的心理,事實上,職場是人的江湖,了解人的心理就是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倚天劍。 有多少精明能干的高手沒有輸在刺刀見紅的沙場,而是輸在了暗流洶涌的微妙關系上,可見,每個人都需要懂得心理學規律,更深層次地吃透別人的心理和認識自己的心理。有時候,個人的壞情緒的,如同感冒,雖然眼前看來只是小小的麻煩,但如果你的防御能力過于微弱,并發癥就會接連不斷,讓職業生涯頓時險象環生。 所以說,不但要懂得怎么與別人相處,更要懂得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本文就選用世界上最權威的心理學定律,來為你揭開人的心靈之謎,而且,可貴的是本書從職場生涯的第一步面試開始,陪著你一路行走,對職場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都做了深入淺出的分析。 職場的人際關系更為重要,人際關系好,一個人的世界就會打開很多扇窗,如果不善交往,就會造成人與外界的隔閡,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同事之間的靜默,而這種靜默就如同水滴石穿風吹云就動般的可怕,時間長了,人與人之間似乎也就跨越了一條鴻溝,再也無法拼合,再也無法填充。 要想"如魚得水",也不能盲目交流。人心的深不可測,相信每個在職場中摸爬滾打的人都對此深有感觸。很多職業規劃專家也認為,10%的成績,30%的自我定位以及60%的關系網絡才是成就理想的標準因素。要處理好人際關系,就必須懂得復雜而微妙的心理,稍有不慎,就會使自己陷身于被動。如今,職場人最大的挑戰并非如何把工作和事務做好,而是如何將職場人際關系搞好。 拋開"心靈雞湯"式的安撫,直接告訴你真實的職場,不再成為你受傷后的創可貼,直接給你抵擋風刀霜劍的金鐘罩。告訴你公司不能告訴你的秘密,和領導,同事相處的秘訣。你將發現,原來很多現象,所看到和所理解的都只是表層,只有真相的十分之一,還有十分之九的內心活動,才是左右一切的源頭。 翻開本書,從此刻,吃透人的心理,搞好你的關系,讓新的職場生活帶動全方位的人生體驗! |
|